一句“对不起”升华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5-10-20 09:11:16 浏览量:1
儿子小磊15岁那年的夏天格外闷热。一天傍晚,我在整理儿子的房间时,竟在塞满旧课本的纸箱深处,摸到一台簇新的游戏机——那是我三令五申、绝不容许出现的“禁品”。一股无名火蹿起,烧断了理智的弦。我举着那烫手的“罪证”冲进客厅,声音不受控制地尖利起来:“小磊!你答应过什么?中考在即,这东西是能碰的吗?”
小磊猛地从沙发上弹起,少年的眼睛瞬间被叛逆点燃:“凭什么管我这么严?暑假都不能让我喘口气吗?”他像头被激怒的小兽,一把夺过游戏机,因为动作太猛带翻了茶几上的玻璃杯,碎片和水渍溅了一地。
这狼藉的景象成了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连日积压的疲惫、对他前途的忧惧、身为单亲母亲无人分担的委屈……所有情绪在此刻轰然决堤。一句未经大脑的话,像淬毒的利箭脱口而出:“你就不能争口气吗?你爸当初丢下我们远走高飞,难道不是因为对你失望透顶?”
话一出口,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冻结。小磊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他难以置信地瞪着我,眼神里翻涌着震惊、受伤,还有一种被最亲的人刺穿心防的痛楚。他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终猛地转身冲进房间,“砰”的一声巨响,房门在他身后绝望地合拢。
那声门响,像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厨房里,我机械地切着洋葱,辛辣的气味直冲鼻腔,泪水汹涌而下,却分不清是洋葱的刺激,还是心底尖锐的悔恨。
电视里正播放着关于《论语》的纪录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古训悠悠传来,像一记清亮的晨钟撞进我混沌的心绪。我怔怔地望向小磊紧闭的房门——长久以来,我是否一直用“为你好”的坚硬外壳,掩盖着内心的惶惑与单亲抚育的力不从心?是否在用严厉的管束,笨拙地填补着那个父亲缺席的巨大空洞?又是否在用对他未来的焦虑,转嫁自己内心深处那份不安全感?
接下来的两天,家成了寂静的战场。第三天深夜的凌晨1点,儿子房间的灯还亮着。我热了一杯牛奶,轻轻叩响了小磊的房门。台灯微弱的光晕里,小磊蜷在椅子上,脸上犹有未干的泪痕。
我将牛奶放在书桌一角,缓缓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他齐平。这个简单的动作似乎让他有些无措。终于,我鼓起此生最大的勇气,迎上他躲闪而戒备的目光,清晰而郑重地说:“小磊,对不起。”这几个字,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眼底激起了波澜。他愕然地抬起头。
“妈妈那天说的话是错的,更是极其伤人的。”我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不是你的错。爸爸的离开,是他个人的选择,与你无关。妈妈前两天那么生气,主要是怕你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怕你走错一步,将来会后悔,更怕自己没把你教好,辜负了你。”我艰难地剖白着内心最深的恐惧:“是妈妈用错了方式,用最糟糕的话伤害了你。真的……对不起!”
话音落下,长久的寂静。小磊怔怔地看着我,眼眶一点点泛红,泪水终于无声地滑落。他猛地吸了一下鼻子,带着浓重的鼻音,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妈……你这牛奶是不是又忘放糖了?好难喝……”这句别扭的回应,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和羞赧,却像一道微光,瞬间融化了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坚冰。那句艰难的“对不起”,并未折损母亲的尊严,反而像一把钥匙,意外地打开了一扇我们母子间尘封已久的门。(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清泉中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20日 第09版
作者:吕雪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