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金贵,也得给孩子们让位
发布时间:2025-10-18 10:40:26 浏览量:1
陈栩彤 袁小燕
今年南方的秋天格外炎热。一天早上,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法官司徒卓鹏收到来自某儿童康复中心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当时我们成天念着楼外被罗汉松占着的地,很庆幸在法院的主持下,我们收回了被侵占的土地,孩子们新的训练场地终于有着落了!”
司徒卓鹏看到信件,内心的燥热顿时散了几分。他不禁想起,此前康复中心那截然不同的光景。
多年以前,康复中心与东莞某村股份合作社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顺利受让某村的25亩土地,并计划在此地建设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为本地残疾儿童打造设施专业、阳光充足的室外活动空间。
然而,受外部因素影响,该室外场地项目迟迟没有推进,场地被此前一直在此栽种园林景观植物的谢某长期占用。
占用期间,康复中心负责人李先生曾与谢某多次协商谈判,谢某的态度虽然从“树挪走损失惨重”转变到“很快就挪走”,但“挪走”的承诺一直没有兑现。
见谢某迟迟不挪树,康复中心只能将其起诉至法院,要求谢某返还占用土地并支付占有使用费。
庭审时,李先生的言语中透露着迫切:“现在孩子们都在拥挤的室内训练,他们的身体状况等不起啊!”
经庭审调查和现场走访,法院经审理查明并作出判决:限谢某一个月内移植、搬迁土地上的树木,并支付占用使用费。
判决生效的那一刻,康复中心的众人看到了希望。
但眼看着一个月期限即将届满,谢某仍无搬迁的动静。尽管得到法院的判决支持,但谢某一天不挪树,康复中心的建设就得多推迟一天,李先生如坐针毡。
2025年3月,康复中心正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这场关乎残疾儿童康复权益的土地拉锯战,交到了司徒卓鹏团队的手中。“判决清晰有力,但谢某还是我行我素,肯定有什么因素阻碍了他,我们要去现场看看。”
执行团队先来到康复中心,在康复中心楼内认真了解残疾儿童康复整体需求,再走向种满遍地树木的涉案土地进行现场勘验。经过现场分析研判后,司徒卓鹏心中已有大致执行方向。
看着长势良好的罗汉松和黄花梨,执行团队没有直接选择强制执行清场。司徒卓鹏深知,强制清场很可能会造成名贵花木折损,进而引发更多矛盾,这并不是难题的最优解。从现场回来后,执行团队继续与谢某保持沟通,慢慢缩小双方意愿差距。
待时机成熟,司徒卓鹏带着执行方案同谢某再次前往现场。“谢先生,这些昂贵的苗木是你多年的心血,但你们占用的是给残疾儿童修建康复训练场用地,且判决已经生效,履行是法律义务,法院若采取强制清场对你们会更加不利!”
“法官,你说的我都明白,但这些花木我投了不少钱,一下子全移走损失惨重,我们愿意支付场地占用使用费。”
司徒卓鹏没有回应,而是带着谢某走进康复中心,在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室外驻足观察。透过玻璃窗,看到在狭小的空间内,几个孩子同时在进行不同项目的训练,轮椅和助行器几乎转不开身,康复师们需要格外小心地避让。
孩子的喘息、康复师的轻声鼓励、器械轻微碰撞的声音清晰传出,谢某亲眼所见,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不解和抗拒,逐渐变得柔和。
随后,司徒卓鹏拿出一张康复场地修建效果图,诚恳地说道:“谢先生,这是外面那块地未来规划图,等你的问题解决了,室外训练场就能尽快启用,孩子们就早一天摆脱这拥挤的环境。同时,我们也向辖区相关部门了解树木安置情况供你参考……”看到图纸时,谢某的态度明显松动。
回想起孩子们拥挤的训练场面,同时认真看完了司徒卓鹏提供的树木妥善处置建议后,谢某内心的坚冰终于融化:“我们之前确实糊涂,你们说得对,跟孩子们的生命需求相比,这点困难有办法解决。就按法院判决办,我们搬!”
三个月后,在执行团队的见证下,双方在涉案土地现场进行了正式交接。曾经郁郁葱葱的罗汉松等苗木已被小心移走,谢某主动足额支付了占有使用费。
如今,这片土地恢复了宁静,康复中心室外场地的的建设已提上日程。不久之后,孩子们的笑声会在这里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