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扩围升级,构建“一老一小”全龄友好社区

发布时间:2025-10-17 22:58:58  浏览量:1

2025年第28期 | 总第28期 | 儿童福利专题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扩围升级,构建“一老一小”全龄友好社区

2025年9月,商务部、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成1万个便民生活圈,打造500个“童趣乐园”和500条“银发金街”。该政策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城施策、一圈一策”为原则,突出“一老一小”服务需求,要求重点建设为老服务业态和育幼服务业态,推动社区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构建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热点微评

此次便民生活圈的扩围升级政策是将商业服务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模式探索,旨在构建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关怀的社区生态,推动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从“零散供给”向“系统持续”升级。扩围升级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注重公共空间的适老适儿化改造。政策首次将为老服务明确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提出打造“银发金街”和“童趣乐园”的具体目标并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既有社区标准化、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升级改造。一个安全、友好、设施完善的社区公共空间不仅能降低一老一小的意外发生概率保障出行安全,还有利于促进其更频繁走出家门带动人流量,为社区商业创造持续的消费需求,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良性循环。各地在此方面已有实质性的探索。北京市推出首批9个适老化改造多功能样板间,不仅是空间展示,还提供入户评估、改造施工等一站式服务平台。龙湖公益基金会开发了《“一老一小”友好社区硬件建设标准》规划三大功能场景满足社交、健身和休息的需求并设计了34项人性化关爱细节。


注重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赋能。政策要求“建立多元治理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多方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这就要求村居委会、商铺、党支部及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社区工作者也应从传统的行政事务执行者转变成社区资源的整合者,服务设计者和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因此为社区工作者提供系统的赋能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落地的关键支撑。深圳市“美好家园共建计划”通过系统的课程赋能和持续的督导跟进,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的需求评估、资源链接、服务设计及管理规划的能力。宁波市海曙区发起“慈善人才培训训练营”将老小服务从“短期活动”转向“常态化服务”。


注重多方资源整合与协同。政策鼓励整合多方资源,包括通过改造国有闲置资产、社会资本引入等方式扩大服务供给。这需要将不同层级和类型的资源有效整合转化成服务并精准与社区一老一小需求相匹配。应一方面加强基层三级便民生活圈的专向规划设计和资源及信息互动,一方面加强智慧社区平台建设汇集需求精准匹配。北京市北航社区建立了全国首个单位社区智慧养联体,成功构建了“资源-需求”动态衔接机制。面对社区内近4000名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北航社区设立了“社区养联体为老服务调度中心”,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


便民生活圈扩围提升中突出“一老一小”服务将推动社区服务从空间改造到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并从零散供给向系统可持续提升,注重公共空间改造、人才专业赋能和多方资源整合将有效提升生活圈打造的成效,实现全龄友好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相关链接

1.《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

2.龙湖“爆改”小区 打造“一老一小”友好型社区

3.北航社区智慧“养联体”模式,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4.宁波市海曙区探索社区慈善可持续性路径

5.深圳市社区慈善服务人才培养工作坊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播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儿童中心

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长期开展儿童福利和保护领域政策和行动研究、政策倡导、公益项目评估、公益项目咨询、公益项目运作、专业培训等,为政府、慈善组织、学术机构提供儿童福利与保护、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发展等领域咨询和评估服务,推动多方参与和通力合作,促成社会慈善资源与儿童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儿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