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十五五展望|王振耀::儿童福利确实应当一马当先

发布时间:2025-10-17 22:53:55  浏览量:3

最近,儿童福利领域的一项社会政策使得所有育儿家庭倍受鼓舞。这一政策就是国家将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宣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舆论普遍反映:这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所有0-3岁儿童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

不过舆论还不太关注“育儿补贴制度”的“制度”二字。其实,制度二字的含金量更高,因为,从此以后,我们国家的所有0-3岁的儿童全部可享受这一待遇。尽管个别地方习惯于层层加负、层层加码的理念还在讨论要加上“是否婚生”之类的限制,但中央的政策是明确的,那就是,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0-3岁儿童全覆盖。这确实是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重大进展!

这项依据年龄来发放福利的制度,客观上使得我国“一老一小”人群全部拥有一项特别福利:8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广东、陕西、青海等地为70岁以上老年人),0-3岁享受育儿补贴。这两项制度,不再核实家庭收入,不进行家计调查,不分贫富贵贱,真正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福利制度。

在高度赞赏建立育儿补贴制度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十五五”的儿童社会政策,儿童生长的全过程福利该如何规划呢?

从群众急难愁盼看,儿童的大病救助可否列入“十五五”的优先等级呢?如果儿童的大病救助得不到体制性的保障,最后一步的缺口存在,当然就免不了需要动员较大的社会力量来投入爱心救助行列,还会发生个别突破道德底线的现象!

另外,残障儿童的康复服务体系也需要得到制度化的安排。不然,许多自闭症家长们担心自己身后孩子怎么办的问题会成为巨大的社会压力。这也是等不得的急事!

还有,单亲家庭,客观上养育孩子也不容易。发达国家较为普遍的办法是参照孤儿的标准来发放一定的补贴。我们是不是也应当提上社会政策的议事日程?

从各地实践看,有的规定已经产生了较多的矛盾,特别需要调整。比如,在认定事实孤儿的政策方面,就有这样一项规定:与父母“失联”是指失去联系且未履行监护抚养责任6个月以上;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或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期限在6个月以上。这两个6个月,在不少地方操作过程中就严格按照6个月的时间来执行,5个月不行,少一天也不行;如果没有达到6个月时间对孤儿发放生活补贴就要对相关人员加以行政处分!其实,儿童与父母失联几天就会产生相当复杂的困难,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就是政府要立即介入保护,怎么可能要拖6个月呢?这样的政策规定,是不是应该清理一下了?

应当看到,发达国家对于儿童福利很早就予以重视。早在二战以后,许多国家尽管恢复重建相当紧迫,但都把儿童福利摆在优先位置。日本1947年即制定了《儿童福利法》,德国1964年颁布了《联邦儿童补贴法》。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就相当重视儿童福利,在教育、医疗、住房一读全面市场化以后,如何重建更为适合当代国情的儿童福利制度,是一个特别重大的课题。当我国启动育儿补贴制度尤其是“十五五”规划制定之际,全社会是该较为系统地讨论儿童福利制度的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