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电脑城》:国产动画电影的“现代神话”与“童心复归”
发布时间:2025-10-17 10:20:15 浏览量:3
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的“国漫崛起”,到《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再创“票房神话”,十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不断为观众带来惊喜,为业界树立信心。与此同时可以看到,无论“西游记”“新神榜”还是“白蛇”宇宙,近年来头部动画电影不约而同地迈向了一条极具“国风”特色的经验之路。与好莱坞塑造超级英雄与美国梦,日本动漫关注社会创伤与亚文化不同,中国动画电影主要在神话、历史、奇幻等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然而,今年国庆中秋档期,一部科幻类型、现代题材、赛博朋克风格的中小成本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建构了一个由计算机内部元素架构的数字世界,讲述了主角扎普与朋友一起战胜病毒拯救数字城的故事,展现了国产动画在传统题材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众“熟悉IP”和“商业大片”中令人眼前一亮。
影片无疑代表了国产动画电影在类型层面的突破。首先从类型的外在构成来看,《疯狂电脑城》通过科幻世界的完整建构与演绎,实现了虚拟世界中的叙事、情感与视觉等多维度感官体验的和谐统一。与注重奇观体验的“玄幻”类型不一样,令人信服的“科幻”需要建立起足够牢固与自洽的“可解释性”系统。《疯狂电脑城》的世界基础是计算机的内部微观构造,其社会运作秩序与计算机的运行逻辑一致,所有的虚拟角色本质上都是数据与代码的功能外化。影片中无论是情节推动,还是视觉呈现,都在“计算机内部运作”的基本的科学设定下实现了逻辑自洽,从而让观众不需要多余的解释和犹豫,便能快速和流畅地进入故事,甚至时不时惊叹世界细节与日常经验的高度呼应,比如回收站、APP大厦、电子监狱等空间的设定、美颜软件的拟人化角色、电子高速公路的穿梭视效等等。日常的观影经验告诉我们,科幻片的“世界观稳定”并非易事,很多影片打着科幻的旗号,实则胡编乱造逻辑混乱,缺乏理性依据,《疯狂电脑城》建构了一个完整、自洽且具有延展性的故事世界,为系列电影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在经典电影类型理论中,类型不仅意味着题材、叙事模型与特定的图像谱系,还包裹着基于文化共识的主题表达及时代情绪的外溢。《疯狂电脑城》的深层价值观构造具有双重的寓言性,令观众在几乎“泛滥”的传统神话之外看到了一个“现代神话”的版本。影片中的电脑城一方面映射出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则和芸芸众生的现实困境,比如程序的出厂设置与固定功能,实则暗示了社会身份的顽固框架,而“觉醒”的程序和每一个试图在被动人生中找寻自我的普通人一样,是现实世界的天命人,也是赛博空间的奥德赛。另一方面,基于代码运行的数字世界也预演了人工智能时代虚拟世界的伦理想象。如何跳脱出工具和奴役的视角,去看待“自动化”的更高阶段,即某种与“自主意识”具有相同效果的世界生成,电影用拟人化的童真视角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又耐人寻味的答案。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中提出了人类社会的三种文化传承模式——以“过去”为参照的“后喻文化”,以“同辈”为镜像的“并喻文化”,及以“未来”为尺度的“前喻文化”,其中“前喻想象”对于文化的创新与转型至关重要。《疯狂电脑城》的“现代神话”,是对于“并喻性的平行世界”和“前喻性的数字社会”的艺术表现,这不仅是题材创新,也是一种电影文化层面的边界拓展。
同时,尽管作品具有一定“成人向”的社会表达和深度,但整体而言是一部为青少年和儿童观众量身定制的动画电影。一是因为《疯狂电脑城》情节丰富而不复杂,主角扎普战胜反派的主线,与扎普的个人成长辅线共同推进相互作用,清晰明了且紧凑,在青少年观众的观影舒适区内游刃有余。其二,也更重要的是,电影对于正义、勇敢、乐观、友爱、坚持等美好情感与能量的朴素表达,自然而温暖,不摆出说教的架子,具有一定的疗愈性。有些台词或许略显“中二”,但的确有效地为普遍倦怠的年轻人注入一腔热血,重拾笨拙而不失可爱的Passion。比如女主角在频频遇挫后说道“没有什么是一个冰淇淋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俩”,继而继续上路,眼里有光走路带风。这让我们在“童年的消逝”几乎成为时代症候的当下,看到一种执拗的“童心的复归”。其三,该电影还是一堂关于计算机常识和网络安全教育的高密度科普课堂,影片中关于计算机内部组建的视觉表现,算法运行逻辑的拟人化阐释,以及整个数字世界的叙事转化,帮助青少年加深对虚拟网路世界的理解,甚至激发青少年的编程想象力。无疑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成长影片,非常适合中秋档带娃进影院的家庭观影活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疯狂电脑城》作为一部完全由国内高校出品的商业电影作品,其实力与魄力令人肃然起敬,可以说,这样一部高校师生共创的黄金档院线动画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力量。在并不多的宣发物料中可以看到,影片由吉林动画学院的在校师生联合业界导师,历时三年多共同完成。为了尽可能更完美地实现某些效果,年轻的团队用纯“手搓”的方式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学生中不乏在近年来国内头部动画电影中胜任工作的创作者,再经过院校独立商业项目的磨练,真正做到了产业和高校的双向互流,为“产学研一体”提供了几乎典范性的案例。或许,相比于巨星云集的大制作商业片,这样一部高校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毫无疑问,一部小而美的匠心之作亦能创造普通人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