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好习惯,是可持续的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10-16 22:16:39 浏览量:2
都说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那么,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哪些好习惯呢?
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之前,我还是想说一下亲子关系。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做一切事的基础。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不论干啥,孩子都不听你的。这是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我才明白的道理。
你平时对他嗷嗷,关键时候你想带他看书,门儿都没有,他就假装没听见,家长是很被动的。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就慢慢做出改变,停下来认真听孩子讲话,尽量和他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流。比如:
前两天我觉得他阅读打卡的时候,眼书距离太近了,我就试着说,要不然你站着读吧,或者把阅读架拿来。
我接着说,并不是要惩罚你所以才让你站着,而是我觉得站起来之后,这个眼书的距离就拉远了,对眼睛比较好。
然后他就站起来了。其实,早几年我们晨读的时候,我们都是站着读的,确实有点累。
或许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父母,也不懂很多的育儿道理,但是这份平等、爱与尊重,相信孩子也是能感受得到的。
或许,真心换真心,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的连接彼此吧。
二、好习惯,是可持续的竞争力。
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孩子的年龄越小,习惯的养成就越容易。
我发现,孩子的好习惯和我们父母本身的习惯是有直接关系的,可以说是耳濡目染,比如:谈吐。
在言传身教这方面,我更倾向于身教的力量,就是有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孩子是另一个翻版的自己,对吧,孩子是善于模仿的。
所以,在孩子面前,我是一个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同时,我认为好的习惯我也会引导他,有哪里不妥当了,也会说。
1、平衡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
有家长问我,你家孩子玩游戏吗?
我笑着说,也玩儿呀,都是小程序上的游戏,有空他就玩儿,只是要在作业完成之后。
我们的消消乐,早就是1000关了吧,他玩的多一些,有时候我会陪他一起玩。瘾过了,就想不起来了。
只是三年级之后,除了周末,平时好像也没有时间玩游戏,偶尔玩一次,也会玩半个小时左右,出于视力的考虑,上次我还是唠叨,你不能把30分钟分成两次玩吗?
对于孩子玩游戏,我一直都是开放的心态。因为我也有过半夜起来去农场摘菜的经历。
越是稀缺越是贵,歇斯底里,也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他不在我们面前玩,他也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玩。
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调整。
都说自律者自由,而我想说,自由过的人才会自律。
2、制定计划,让事情有序进行
作业多的时候,孩子就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哪个都想搞,哪个都搞不好。
于是,我建议小朋友自己写个计划,饭也是一口一口的吃,那做事情也是一件事儿一件事儿的来,做一件就少一件,千万不能急,一急就乱。
每一样都有时间限制,尝到甜头之后,他写作业就更高效了。目前是写完作业看会儿书,玩一会儿,10点睡是没问题的。
他以前不是这样子的,以前就是语文写完,写数学,总觉得时间是无限的,
写时间长了,效率也不高,人也坐不住,后来才纳入时间和计划的概念。
让孩子写计划,也是希望他能学会驾驭自己的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上更主动,而不是被时间推着走。
3、阅读是受益一生的事
或许我们都有一个疑问,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多阅读还是多刷题?
我觉得,针对孩子的薄弱点去刷题很有必要,但是学习一门学科,它是长时间浸润出来的自然结果。比如:
我家孩子英语是零基础。你说我去单纯的大量刷题让他学英语,显然是不够精准的,孩子也不会愿意。
我会针对他的弱项去练习。发音不准,那我们就多读;单词混淆,就想办法让他理解记忆,who is he? 老是说成what is he?
而在我看来,这对于一个稍微有一点英语阅读基础的孩子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一点就透。这就是长期阅读而非刷题的优势。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小的时候可以由父母带着读,如果父母很忙,当一个倾听者也不错。手头有书,家里有环境,或早或晚,相信孩子都会爱上阅读的。
当孩子能够独立看书的时候,不要限制孩子读什么书。如果觉得漫画没有营养,那想一想,辣条还没有营养呢,我们不也都喜欢吃吗?
再慢慢的尝试让孩子读更复杂的书,读经典。他读的书多了,品味自然也提高了,能够分辨出来哪些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