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1982年电影连环画「四个小伙伴」:80年代颇具影响力的儿童故事

发布时间:2025-10-15 16:19:00  浏览量:2

1981 年,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儿童电影《四个小伙伴》,该片由斯琴高娃担任导演,聚焦少年成长中的认知转变,凭借贴近校园生活的剧情,成为 80 年代颇具影响力的儿童影片,1982 年据此改编的同名连环画,也延续了电影的核心故事与教育意义。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春江小学,三年级一班的丁小东、陈辉、汪明明、张浩是关系要好的四个小伙伴。

学校发起 “争当红花少年” 活动,集齐五朵小红花能获得 2000 次列车乘车证并参加夏令营。

其他同学从日常小事做起,踏实积累小红花,可四个小伙伴觉得 “做小事没价值”,一心想找 “大好事” 来做,即便李力老师用实际例子告诉他们 “理想需靠点滴努力实现”,四人也没真正听进去。

随着暑假临近,多数同学都集齐了小红花,四个小伙伴却一朵未得,既着急又懊悔。

为了快速拿到小红花,他们决定立刻做 “大好事”,还让有 “错字大王” 之称的丁小东给老师写假条,结果把要去的 “晋椒园” 写成 “普椒园”,导致李老师多跑几十里路,累得生病住院。

这件事让四个小伙伴十分愧疚,决定照顾老师的孩子园园,让老师安心养病。他们想 “做好事不留名”,悄悄从幼儿园接走园园,藏在丁小东家,还从家里带食品,带园园去儿童公园、他们的 “秘密基地” 花果山玩。

可汪明明去买冰棍时,园园突然不见了。李老师得知后急忙出院,丁小东赶紧报告 “找到偷园园的人”,还带路到一幢宿舍楼,最后却看到园园正和老师的丈夫在一起,误会解开,四个小伙伴也忍不住笑了。

通过这段经历,四个小伙伴终于明白 “看不起小事,也做不好大事” 的道理。斯琴高娃在导演过程中,注重还原儿童的真实心理,没有刻意说教,而是用生活化的情节展现少年从浮躁到踏实的转变,让观众在故事中自然感受到成长的意义。

1982 年的连环画则以画面还原电影场景,文字搭配剧情,让没看过电影的读者也能清晰了解故事,既保留了电影的教育内核,也成为 80 年代少年了解这部作品的另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