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小营养包”为脱贫地区儿童带来健康水平“大提升”

发布时间:2025-10-13 10:50:52  浏览量:4

儿童的营养情况是衡量人群营养状态的最敏感指标,10余年来,我国持续为多地婴幼儿免费发放营养包。日前,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发布了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课题分析成果,数据显示,2019—2023年的5年间,黑龙江省内34个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县营养包发放率和有效服用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贫血率等7个指标稳中有降。其中,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从2019年的1.3%、0.6%下降到2023年的0.9%、0.5%。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潘星月表示,未来仍需持续加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推广与宣传,不断提升儿童健康水平。

潘星月介绍,全球5岁以下因营养不良死亡的儿童占所有病死儿童的50%以上,因此国际上通常将这个年龄段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自2012年起,我国在10个省(区、市)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100个县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免费向6至24月龄的婴幼儿每天发放一个营养包。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项目继续在脱贫地区实施。黑龙江省于2015年启动项目工作,并于2019年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项目县迄今已增至34个。就此,项目组依据2019—2023年《黑龙江省7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年报表》以及全省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录入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对34个项目县及33个非项目县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变化及差异现状,做出详细的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最近5年黑龙江省营养改善项目成效显著,累计受益儿童221471人,发放营养包1690117盒。尽管受出生率下降、农村适龄儿童少、流动孩童多等因素干扰,项目县受益儿童数和营养包发放数逐年递减,但通过扎实落实项目方案、加强健康宣教,营养包发放率和有效服用率呈“水涨船高”的态势。

在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方面,项目县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从2019年的1.3%、0.6%降至2023年的0.9%、0.5%,超重率、肥胖率从2019年的3.0%、1.7%降至2023年的2.9%、1.4%;非项目县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从2019年的0.9%、0.6%降至2023年的0.7%、0.5%,但超重率、肥胖率却从2019年的2.8%、1.2%升至2023年的3.4%、1.8%。

与此同时,贫血指标改善同样明显,项目县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中重度贫血率从2019年的6.2%、1.0%降至2023年的3.4%、0.5%,非项目县从2019年的4.2%、0.7%降至2023年的3.3%、0.2%,两地贫血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项目县贫血率下降幅度(45.16%)显著高于非项目县(21.43%)。

2023年,34个项目县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贫血率、中重度贫血率等7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1%、-19.7%、-13.6%、

-14.8%、-18.8%、-24.7%、-27.8%,分别是非项目县的1.3、1.3、1.5、2.4、20.9、1.6、0.8倍。其中,项目县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均低于非项目县。

潘星月分析表示,以谷物为基础的粥和面是此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婴幼儿主要辅食来源,虽然能吃饱肚子,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摄入不足,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隐性饥饿”。而营养包以非转基因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为基质,里面精准添加了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且各营养物质配比科学,长期服用可促进儿童体格生长。项目地区通过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而非项目地区家长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降幅较低。

潘星月提示,5岁以下儿童处于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期超重肥胖可能持续至青春期和成年期,增加成年期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其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体重≥4000克、进食速度快、体育锻炼匮乏等,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早期预防和生长干预。未来,仍需持续加强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推广与宣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做好儿童超重肥胖早期筛查与干预,不断提升儿童健康水平。

点评

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这项关于5岁以下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调研成果,以翔实科学的数据验证了营养包在降低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贫血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县在超重、肥胖等新兴健康问题的防控上也表现出更优趋势,体现出营养干预工作的综合效益。

从贫困地区入手,聚焦最脆弱的婴幼儿群体,以营养包作为载体,将微量元素科学配比、易于服用的营养补充方式带入家庭,有效消除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隐性饥饿”问题。同时,项目将营养改善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基层妇幼保健网络持续开展喂养指导,提升了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形成了“发放—服用—教育—跟踪”的闭环管理机制,增强了干预的可持续性。

儿童营养改善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关系到民族素质与国家未来。黑龙江的实践表明,通过系统性的公共卫生干预,即使在资源相对有限的地区,也能实现儿童健康水平的显著提升。未来,应继续扩大项目覆盖面,强化多部门协作,将营养改善与肥胖防控同步推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唯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生命早期获得充足的营养与科学的照护,我们才能真正夯实人口素质的基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衣晓峰 樊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