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夺命“止咳糖浆”!印度9名儿童惨死,原来咳嗽药含毒!

发布时间:2025-10-07 21:26:55  浏览量:6

最近印度中央邦出了件让人揪心的事,9个孩子先后没了,家属一口咬定,孩子死前都喝了一款叫“科尔德里夫”的止咳糖浆。

这事儿一爆出来,当地老百姓直接慌了,谁能想到治咳嗽的药能成“夺命药”啊?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猜测,直到印度卫生部10月4号那天发了通报,才算把怀疑落到了实处。

通报里说,他们查了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斯雷桑制药公司生产的这款止咳糖浆,发现里面的二甘醇含量远超安全标准。

其实,二甘醇这东西我之前也了解过,它就是个工业用的有毒溶剂,根本不能往药品里加,人体吃进去,肾脏首当其冲得受重伤,尤其是孩子,肾脏还没长好,哪扛得住这毒性。

本来以为通报一出,事儿就有定论了,结果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

中央邦的食品药品管理局说,他们事发后立马采了13个样品,先挑了3个分析,结果显示没污染。

当时我还琢磨,难道是家属记错了?或者还有别的原因?

但后来泰米尔纳德邦的药品监管机构不放心,直接跑到斯雷桑制药在坎奇普拉姆的生产基地取样,这一查才发现,从源头出来的样品里确实有二甘醇污染。

搞不清中央邦之前是怎么取样的,是刚好拿到了没污染的批次,还是检测环节出了岔子?

反正生产基地的检测结果一出来,这事儿算彻底实锤了,就是药品的问题。

其实二甘醇害死人的事,早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2022年冈比亚就有70多个孩子,因为喝了印度产的含二甘醇止咳糖浆没了,当时世卫组织还发了全球预警。

还有尼加拉瓜2000年、海地2010年,都出过类似的事。

按理说,有这么多前车之鉴,印度药企和监管部门应该更小心才对,怎么还会让同样的悲剧重演?

我觉得这里面,印度药品监管的漏洞肯定跑不了。

你想啊,斯雷桑制药是正规企业吧?怎么就能让工业用的二甘醇混进药品生产环节?

要么是原料供应商的资质没审好,要么是生产过程中根本没好好检测,再或者就是基层监管部门平时抽检太松了。

印度医药行业本来就有不少小作坊式的厂子,监管资源又分散,想做到全链条盯紧,估计难度不小,但再难也不能拿孩子的命当儿戏啊。

还有检测体系的问题,中央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结果不一样,这说明地方检测机构的标准可能都不统一,设备说不定也有好有坏。

要是一开始就从生产基地取样,是不是能早点查出问题?

也不至于让大家猜来猜去,还浪费时间。

现在印度国内因为这事儿,老百姓都怕了,不少人不敢买本土的止咳糖浆,有的还去药房退货,甚至有人上街抗议,要求严惩涉事企业。

印度医药行业协会也出来说,让企业自查原料安全,但自查能顶用吗?

还是得靠监管部门硬起来,该罚的罚,该查的查。

国际上也在关注这事儿,路透社这些媒体都报道了,世卫组织估计也会跟进。

毕竟药品安全不是一个国家的事,要是印度的问题药品流到其他国家,还会造成更多伤害。

其实,这9个孩子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要是监管能再严一点,检测能再准一点,企业能再负责一点,就不会有这么多家庭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

印度政府现在不光要严惩斯雷桑制药,还得好好补补监管的漏洞,比如统一检测标准,加强对原料和生产环节的检查,别再让二甘醇这种有毒东西混进药品里。

其他国家也得引以为戒,对进口药品的成分多查查,建立个跨国的安全预警机制。

毕竟药品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害人的。

希望这次事件能让所有国家都重视起来,别再让“夺命药品”有机会伤害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