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你吼孩子他敢顶嘴,说明这个家还有救;如果他一声不吭,才是灾难

发布时间:2025-10-11 17:40:07  浏览量:5

“我家孩子厌学在家,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校门都不愿进。

我好不容易压下焦虑情绪,想跟他好好聊两句,他却对着我大吼大叫‘你别管我!我说了不上学就是不上学!’

每次听到家长这样说,都能感受到那份藏在话语里的崩溃:

孩子厌学已经够让人煎熬了,再加上顶嘴对抗,更是把家长的耐心与信心一点点磨掉了。

其实,这样崩溃的情况很常见。

“我天天跟在后面劝,好话坏话都说尽了,他不仅不听,还敢跟我吵,有时候气到晚上都睡不着”

“之前以为孩子只是闹脾气,可他越来越不想上学,我真的有点熬不下去了。”

“我说一句,他顶两句;我说向东,他偏向西。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孩子,仿佛天生就长了反骨,不管你说什么,他总要顶嘴。”

……

大家总把这种顶嘴当成孩子叛逆的升级,当成教育的“麻烦”,却很少想过:

孩子在厌学躺平的状态里,顶嘴其实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充满希望的信号。

如果孩子面对你的训斥从来不顶嘴,而总是保持沉默,那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灾难……

01

孩子顶嘴,说明他还愿意沟通

顶嘴不是单纯的对抗,而是他心里还有情绪,有需求没说出来。

这些看似刺耳的反驳,本质上是在传递三个关键信号,这些信号恰恰是孩子还有救的证明。

信号1:

孩子顶嘴,说明他还没彻底否定自己

厌学躺平的孩子,大多在学习上栽过不少跟头:

可能成绩一直下滑,可能被老师批评过,也可能自己想学好却没做到。

这时候我们要是说他:“你就是懒,你根本不想好。”

他敢顶嘴反驳:“我不是懒,是学不会,我也想考好,可我没力气做好!”

这其实就是在跟我们的否定较劲,他还在试着证明:

我不是你想的那样。

要是连嘴都不顶了,那才是真的认定了“自己就是这这副样子了,没希望了”。

厌学躺平也会从暂时不想上学变成长期在家耗着。

信号2:

孩子敢顶嘴,说明他信任父母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都躺平了还敢吵,肯定没把学习,没把家长放心上。

其实刚好相反。

当孩子跟我们吵,“你别天天催我上学,我一到学校就紧张”“你让我刷题,可我连基础题都不会”。

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

我学不下去,是因为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要么是上学压力太大,要么是学习跟不上。

他带着火气顶嘴,其实是想让你看见这些难处。

如果,我们看不到他的难处,只说他找借口。

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觉得“说再多也没用”,以后干脆不吭声,彻底不跟你聊学习的事了。

当孩子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时,亲子间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

信号3:

孩子敢顶嘴,说明家还有救

争吵看似激烈,实则是情绪的正常宣泄。

只有孩子把委屈、愤怒说出来,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了哪。

而如果孩子把情绪憋在心里,负面感受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出现危险行为也是有可能的。

02

孩子沉默,

说明他彻底对父母、对家庭失望了

如果说顶嘴是家庭关系的“黄灯”,那么沉默就是 “红灯”。

如果不管你怎么劝怎么说,甚至急得哭,孩子都不吭声、不反驳、不闹情绪、也不回应,就低着头玩手机或发呆。

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这时候,其实有4个危险的变化正在发生,让孩子从“暂时厌学”变成“长期躺平”。

第1个危险的变化:

孩子彻底放弃自己了

孩子刚厌学的时候,你说他两句,他可能还会难过、委屈。

可要是他开始不说话,说明他已经麻木了。

他看到我们着急、难过,都没感觉,对自己以后怎么样也不在乎。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经历过:

想学习却跟不上,想上学又克服不了恐惧,可我们还总说他不努力,慢慢他就觉得:

反正我说啥爸妈都会批我一顿,就这样吧,再折腾也没用。

第2个危险的变化:

孩子学会用不吭声逃避一切

孩子选择沉默,其实是觉得“说多了会吵架,做了又会失败,不如不说不做”。

用沉默把所有压力挡在外面。

时间长了,他遇到什么事都会先躲:

学习难就不学,跟同学处不好就不交往;

生活里一点小事都不想管,最后就彻底躺平,不出门、不社交、什么责任都不担。

第3个危险的变化:

孩子已经和父母产生了隔阂

对厌学的孩子来说,沉默是不想跟你有任何感情牵扯。

他不跟你说自己的情绪,对你的情绪也不理会,你们俩之间再也没感情流动了。

这种情感隔离,看似是孩子“懂事”了,实则是心理过度防御。

更可怕的是,这种处理情绪的方式会伴随孩子长大。

让他们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也习惯用沉默应对矛盾,难以建立健康的情感连接。

第4个危险的变化:

沉默是无声的反抗

有些孩子的沉默,不是妥协,而是“以退为进”的对抗。

他们知道,自己的沉默会让父母更焦虑、更愤怒,于是用这种方式 “报复” 家长的吼叫。

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

我们吼孩子别玩手机,孩子一句话不说,也不放下手机,就坐在那里盯着屏幕。

我们越骂,他越不在意,最后我们被气得浑身发抖。

其实,沉默比顶嘴更伤人。

顶嘴至少还有沟通的可能,而沉默只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家长吼叫→孩子沉默→家长更吼叫”的恶性循环,最终把家庭推向破裂的边缘。

03

怎么把厌学躺平的孩子拉出来?

想让孩子不再沉默、愿意跟你说话,得先重建亲子连接。

重建亲子连接,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方法。

第一步:孩子顶嘴时,先顺着他的情绪说,

再一起解决问题

人在愤怒时,大脑会进入“战斗模式”,此时说的话、做的事,往往会伤害到对方。

这时候,我们如果控制不住情绪,可以暂时离开现场,去阳台、厨房待一会儿,直到情绪平复。

待情绪平复后,可以跟孩子说: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特别烦,是不是上学这件事让你压力太大了?”

先让他觉得“你懂他”,他才会愿意放下脾气跟你说心里话。

第二步:孩子沉默时,不用催不用劝,

陪着他做他愿意做的事。

要是孩子已经不说话了,别反复问“你怎么不吭声”“你到底想怎么样”,这样只会让他更抗拒。

可以试试“低压力陪伴”:

比如他喜欢看电影,就陪他一起看;

他想煮点东西,就跟他一起弄;

就算他只是发呆,我们也可以坐在旁边安静看书。

陪他的时候,千万别说关于上学、学习的事,就传递“我在你身边,我关心你”的意思。

当孩子觉得跟你在一起没压力,才会慢慢愿意跟你说几句话。

第三步:别总装“什么都懂”,偶尔跟孩子服个软。

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总保持着家长的权威,不愿承认自己有错。

其实在厌学的孩子面前,偶尔 “示弱” 反而能拉近距离。

比如,你可以跟他说:

“妈妈 / 爸爸最近也特别着急,不知道怎么帮你,之前有些话说重了,对不起。”

“关于上学这件事,我也没好办法,你愿意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吗?哪怕就一句也行。”

平时说话也换成商量的语气:

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不要说:“赶紧去写,不然不准玩”。

可以说:“你是想现在写作业,还是先玩15 分钟再写?”;

孩子考试没考好,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

可以说:

“我们一起看看试卷,想想下次怎么改进”。

孩子会觉得,父母不是在逼自己,是真的想跟自己一起面对。

慢慢地,他会放下防备,不再跟我们沉默对抗。

第四步:从小事开始,让孩子慢慢找回“我能行”

的感觉。

厌学躺平的孩子,大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才不想动。

我们可以从特别小、特别容易的事入手,帮他重建信心。

别要求他“今天学一小时”,可以说:

“咱们今天一起看一道数学题,能看懂一步就行。”

别要求他明天就上学,可以说:

“咱们明天去学校门口转一圈,不想进去也没关系。”

他每做好一件小事,就及时肯定他:

“你今天能看懂这一步,真的很棒!”

“你愿意去学校门口,已经很有勇气了。”

慢慢地,他会觉得自己也能做好一些事,就会愿意尝试更多。

写在最后

很多家长以为,好的家庭就是没有争吵、没有矛盾的家庭。

可事实上,没有冲突的家庭是不存在的。

真正健康的家庭,不是不会产生矛盾,而是在矛盾发生后,能通过沟通、理解,让彼此的关系更亲密。

孩子敢于顶嘴是家庭关系的预警灯,这是好事,是在提醒家长教育方式需要调整了。

而孩子的沉默,是在警示家长:

如果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不改,亲子关系就彻底破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