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干儿子”起诉亲子女要求独占遗产,温情面纱下的遗产算计
发布时间:2025-10-11 18:20:09 浏览量:4
22万养老钱被法院划走那一刻,刘某才意识到:原来“干儿子”这个称呼,在法官眼里不值一分钱。2024年8月,上海一中院把最后一笔执行款打到王老太亲闺女账户,刘某名下只剩一张失信人黑名单截图。
他以为故事完了,其实才刚刚开始。
王老太2023年死在山东一间小旅馆,身边只有刘某。
她最后一年药费只花了3.2万,却离奇转走32万,其中10万直接进了刘某表妹的口袋。
刘某说那是“借款”,借条拿不出来,倒是ATM机留下了他半夜戴鸭舌帽取款的监控,一帧一帧把“照顾”两个字撕得稀碎。
更离谱的是,他对外吹自己是“维和部队退伍”,穿假军装陪老人拍照,民政局系统里查不到任何服役记录。2024年9月,公安以涉嫌诈骗立案,军迷群里一片欢呼:骗到九旬老人头上,终于有人收他。
上海那家养老院也被连坐。2019年王老太离院时走路都要人扶,院方愣是没通知家属,让刘某轻松接走。
新规下来,现在全市养老院每季度得给紧急联系人打一次电话,少一次就罚。
院长被约谈后,见到记者就躲,生怕再被追问“如果那是你妈,你放不放人”。
法院把案子钉成最高法第42号指导案例,以后凡是“持续情感欺诈”拿到的遗嘱,直接判无效。
律师圈炸了,见证遗嘱前得先查全家谱,怕哪天也站上被告席。
App“申城银盾”顺势上线遗嘱预警,一键就能戳破假监护人,上线三天下载量飙到50万。
刘某现在连高铁都坐不了。
他发微信给昔日老邻居借钱,没人回。
大家只记得他当年拍着胸脯保证:“阿姨把我当亲儿,我给她养老送终。
”话犹在耳,钱没了,人也没了,只剩一条失信记录陪他过年。
骗老人钱最容易,因为老人最怕孤独。
可一旦把孤独当成生意,法律就会教你怎么连本带利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