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5类人要被重点关照!农民心声:早该这么办!
发布时间:2025-10-02 14:25:28 浏览量:2
最近不少农村地区的村民发现,村里多了不少针对性帮扶行动——有人上门帮独居老人检修房屋,有人给困难家庭送种养殖技术,还有人帮残疾村民申请补贴。这些变化背后,是针对农村5类重点人群的关爱政策正在落地。对农民来说,这些人群或是生活困难,或是需要特殊支持,早就盼着能有更精准的帮扶,如今政策落地,不少人直言“早该这么办!”。
第一类被重点关照的是农村独居、留守老人。这类老人大多子女在外务工,自己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不仅日常起居没人照顾,生病时更是难上加难。之前不少地方就出现过老人在家摔倒没人发现,或是想买药却走不动路的情况。现在的帮扶更“贴心”,村里会安排网格员每周上门走访2-3次,帮忙买菜、代缴水电费,还会定期联系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上门体检,测血压、查血糖,发现小毛病及时处理。
针对老人担心的“突发情况”,不少地区还免费为独居老人安装了“紧急呼叫器”,挂在脖子上,遇到意外按一下,村里的应急小分队几分钟就能赶到。江西某村的王大爷说:“以前晚上起夜总怕摔倒,现在有了呼叫器,心里踏实多了,子女在外也不用天天惦记。”除了生活照料,村里还会组织“老年活动中心”,让老人们一起下棋、跳广场舞,避免孤独感,这些细节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了温暖。
第二类是农村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这类家庭大多因疾病、残疾等原因缺乏劳动能力,收入来源单一,之前的帮扶多是“给钱给物”,现在则更注重“造血式”支持。比如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村里会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意愿,安排公益性岗位,像村道保洁、水库巡查等,每月能有几百元收入,既不重体力,又能增加收入。
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困供养人员,除了每月按时发放补贴,还会提供“一对一”照料服务。河南某县就组织了“邻里互助队”,由村里有空闲时间的村民轮流照顾特困老人,帮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政府会给互助队成员适当补贴。这种方式既解决了老人的照料问题,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比单纯的物资帮扶更有温度。同时,针对低保户的医疗需求,现在住院报销比例比普通村民高10%-15%,门诊拿药也有补贴,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
第三类是农村残疾人群体。之前不少农村残疾人因缺乏技能、出行不便,难以就业,生活困难。现在的重点关照更注重“赋能”,一方面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比如手工编织、电商直播、农产品加工等,这些技能不用出门就能掌握,学会后还能通过村里的合作社帮忙销售产品,实现居家就业。
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出行和生活需求,村里会进行“无障碍改造”,比如给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庭修坡道、装扶手,免费发放轮椅、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山东某村的李大哥因车祸导致下肢残疾,之前出门全靠家人搀扶,现在家里装了坡道,还领到了免费轮椅,不仅能自己出门晒太阳,还能帮家里做些简单的手工活,他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现在能挣钱了,腰杆也直了。”此外,残疾人子女上学还能享受教育补贴,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相应的资助,避免因残疾导致家庭贫困代际传递。
第四类是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之前村里虽有“留守儿童之家”,但多是提供简单的娱乐场所,现在则更注重“全方位关爱”。村里会安排“代理家长”,由村干部、教师或热心村民担任,定期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他们辅导作业,遇到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村里会组织“安全课堂”,教孩子们防溺水、防拐卖、防触电等知识,还会在放学路上安排志愿者护送。同时,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也更频繁,老师会每周通过视频电话让孩子和父母聊天,分享学习生活,减少亲子隔阂。四川某村的留守儿童小娟说:“以前想妈妈了只能偷偷哭,现在每周能和妈妈视频,代理妈妈还会陪我过生日,感觉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幸福。”
第五类是农村返乡创业人员。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回农村创业,但面临缺技术、缺资金、缺销路等问题。现在的重点关照更注重“精准扶持”,针对创业人员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想搞种养殖的,政府会派农业技术专家上门指导,教他们科学种植、疫病防治;想做电商的,会免费提供电商培训,帮忙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对接快递公司降低物流成本。
在资金方面,返乡创业人员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利息低,还款期限长,还能享受税收减免。同时,村里会整合闲置土地、厂房,低价出租给创业人员,减少他们的前期投入。安徽某村的小张回村创业搞大棚蔬菜,之前因不懂技术,第一批蔬菜全死了,后来政府派了技术专家指导,还帮他申请了20万元创业贷款,现在他的大棚每年能赚十几万元,还带动了村里5个村民就业。
这些针对农村5类重点人群的关照政策,不是“一阵风”,而是建立了长效机制,村里会定期排查重点人群的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帮扶措施。对农民来说,这些政策解决了他们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比如老人的照料、残疾人的就业、孩子的教育等,难怪不少人说“早该这么办!”。
其实,农村重点人群的关照,不仅是改善个体生活,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只有让困难群体有保障、有希望,让返乡创业者有支持、有信心,农村才能更有活力,农民的幸福感才能真正提升。
你身边的农村有没有这类重点关照行动?这些政策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对于农村重点人群的帮扶,你还有哪些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