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用药不当“毁”一生!儿童禁药名单出炉,这些药你家有吗?扔了吧

发布时间:2025-10-02 13:55:00  浏览量:1

晚上10点,小区微信群突然热闹起来:“快来帮忙!孩子高烧抽搐不止!”主人公小雅的妈妈,一边哭一边抱着两岁的女儿,焦急地冲进社区医务室。据说,小雅几小时前感冒发烧,家中老人翻出多年前剩下的退烧药,切了一半就喂进了嘴。刚用不久,孩子脸色发青、意识模糊。医生听完家长描述,眉头瞬间紧锁:“你知道吗?这些药物,孩子根本不能碰!”

这一幕,不是影视剧桥段,而是真实在许多家庭可能遇到的“危险陷阱”。你家药箱里,是否也有不明成分的“旧药”?很多家长以为“成人能吃,孩子小点剂量就没事”,其实却把危险悄悄带到孩子身边。更可怕的是,这些常见药物,有些甚至早已被国家明令“儿童禁用”,你家有没有躺枪呢?

中国每年因用药不当导致3万名儿童耳聋、约7000名儿童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多少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今天,这份“儿童禁药黑名单”请你一定收好,查查家里药柜,别让好心变成一生遗憾。

这些药物,儿童碰不得!权威“黑名单”请收好

孩子生病,对父母来说,简直是“晚上也不敢睡”的牵挂。可有的家长,总喜欢凭着经验胡乱用药。殊不知,不当用药在儿童身上的风险远高于成人。因儿童肝肾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远低于成人,许多药品一旦过量或误用,轻则伤及听力,重则危及生命

权威部门——国家药监局已定期发布儿童禁用药物“黑名单”。以下是日常最“常见却易踩雷”的几类代表药物:

柴胡注射液
曾被误用作为儿童退烧“神药”,但早在2018年就被明确标注“儿童禁用”,因副作用可导致过敏乃至休克等严重反应。

赖氨匹林注射液
家长常拿来缓解孩子发热和疼痛,但是孩子3个月以下绝对禁用,16岁以下均需慎用,否则有诱发溶血、自身免疫障碍等高风险。

利巴韦林
很多家长把它当成“万能抗病毒药”,殊不知,其毒性大且副作用多,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禁用很有必要。长期或随意使用可导致贫血、免疫障碍,甚至致畸。

安乃近
一度风靡退热市场,但已被国家药监局明令禁止18岁以下儿童使用,副作用包括粒细胞缺乏、过敏、器官损伤等。

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
止咳成分“可待因”原本可中枢止咳,但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极易成瘾,严重时危及呼吸中枢甚至生命已被明令禁用于18岁以下人群。

含非那根(异丙嗪)成分的药物
两岁以下孩子尤需注意,有明确呼吸抑制甚至致死风险,家长对此往往无知无觉。

此外,近期国家药监局还抽查出复方甘草口服液、小儿止咳糖浆等部分批次药品质量不合格,涉及剂量或成分异常。家中药柜如果有上述药品,请立即核对批号后处理,切勿因心疼药钱而心存侥幸

孩子用药“不当”,可能带来怎样的变化?

医学界早有共识:儿童不是缩小版成人!随意拼剂量,只会隐藏巨大风险。孩子小小的身体,经不起一点药物的误用。

错误用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包括

永久性听力损伤
典型如耳聋事件。据《中国儿童用药安全白皮书》数据显示,误用或过量服用某些抗生素,每年导致国内超3万名儿童耳聋。

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不合理服用退烧药、镇痛药,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肝肾损伤,甚至猝死;2020年山西某1岁婴儿,因输液用药过量,在输液后数小时身亡,成为警醒家长的惨痛案例。

免疫紊乱、过敏反应
许多“成人感冒药”含有复杂复方成分,儿童肝脏、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极易引发严重过敏、溶血等不可逆反应

生长发育障碍
部分药物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抑制儿童生长激素分泌,导致影响智力、身高等发育。

药物成瘾及心理问题
某些止咳药、抗过敏药等含特殊受控成分,易造成心理、行为依赖,甚至成瘾。

医学研究还提示,家长自行拼配复方感冒药,用量把控极容易超标。对6岁以下儿童来说,即便“看似温和”的药物组合,也可能是健康隐雷。

“孩子用药宝典”:安全实操建议,家长这样做才靠谱!

面对孩子生病,家长既不能盲目恐慌,更不能随意用药。最重要的底线:所有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实用建议包括:

谨查药品说明书与“儿童适用”标签
“一定要认准药盒上的适应症和年龄分级”,不明成分坚决不用。遇到任何“说明书模糊”或年龄未涵盖的药物,坚决避免。

6岁以下儿童首选单一成分感冒药,拒绝混合制剂
不要自行给孩子叠加多种药物。感冒仅有发烧、鼻塞、咳嗽等一两个症状时,建议只针对性用药,如儿科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解热镇痛就能满足大部分退烧需求。

鼻塞、流涕优先尝试物理缓解
常用生理盐水冲鼻、保持空气湿润、适量多喝水,必要时再用儿童剂量抗组胺药。

止咳药务必看成分,避免含“可待因”、“非那根”等
祛痰可选用氯化铵、愈创甘油醚等相对安全成分,但都必须按医生剂量指导。

定期清理药箱,过期药、无明确标识药品毫不留情丢弃
特别是家中多年没查的药,坚决不要给孩子使用。

备好儿童专用感冒药或单一成分退烧药,无需囤积杂药
市场上有专为儿童设计的专用药物(说明书明确年龄段),更适合家庭备用。

感冒“自限性疾病”,症状轻微时少用甚至可不用药
确保休息和补水。如果38.5℃以下发热、无持续呕吐、食欲尚可,多观察。 如症状反复、精神极差、呼吸困难等,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前往医院!

把健康教育贯穿日常,给家人特别是老年抚养人普及儿童用药的禁忌原则。

写在最后:孩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少生病、快长大。但一粒小小的药,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别贪图省事或心存侥幸,也不要“网上搜搜就给孩子用药”。有疑问时第一时间咨询专业医生,杜绝“经验主义”作祟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北京食药监局一个月查出323条违法广告_新华网》

《用药不当“毁”一生!儿童禁药名单出炉,你家有吗?该扔了》

《国家药监局发布最新儿童用药黑名单:这些药,儿童禁用》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