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动画能反种族主义?阿根廷这部作品获官方认可,家长们别错过

发布时间:2025-09-29 22:16:49  浏览量:1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动画时,总希望既能让孩子看得开心,又能悄悄传递正向价值观——比如尊重差异、拒绝偏见。

但提到“反种族主义”,很多家长难免犯嘀咕,这么深刻的话题,用儿童动画真能讲明白,会不会太抽象让孩子听不懂。

最近阿根廷有一部儿童动画,不仅专门聚焦反种族主义,还获得了当地官方的荣誉认证,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对咱们家长来说,这部作品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反种族主义者:为儿童打造无种族歧视的故事》(Antirracistas: Historias para infancias libres de racismo)是阿根廷首部以反种族主义为核心题材的儿童动画,由阿根廷非洲侨民组织(DIAFAR)制作。

2025年9月,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议会为这部动画授予“重要项目”官方荣誉称号,认可其在促进和捍卫人权方面的突出贡献。

对家长而言,官方背书往往意味着内容的严谨性,毕竟给孩子看的作品,没人愿意踩“价值观模糊”的坑,而这部动画能获得市议会认可,恰恰说明它在“如何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讲反种族主义”上找对了方向。

这部动画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讲大道理,而是把隐性的种族主义现象融入孩子熟悉的日常场景里。

比如动画中会呈现“校园里因肤色不同被其他同学孤立的孩子”“社区里有人对少数族裔家庭投去异样眼光”这类情节,这些场景不像新闻里的事件那样遥远,反而和孩子们在学校、街头甚至家庭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高度相似。

对低龄孩子来说,抽象的“种族主义”很难理解,但通过这些具体的画面和情节,他们能直观感受到“被区别对待”的不舒服,进而慢慢理解“每个人都该被平等对待”的意义——这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认可它的原因。

过去一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教育工作者的协助下,这部动画已经走进了当地多个社区和教育场所。

教育工作者代表维罗妮卡・伊巴涅斯指出,动画里的很多情境都是孩子们日常经历的,这种“贴近生活”的呈现方式,让孩子更容易产生共鸣,也让家长在和孩子讨论“尊重”“平等”时,有了具体的话题切入点。

比如看完动画后,家长可以问孩子们,觉得动画里那个被孤立的小朋友心里会怎么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样可比单纯的说“你要尊重别人”要有效得多。

那么,这部动画为什么会被视为“重要”呢,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推动该倡议的议员维多利亚・弗雷雷认为,在当前部分政府散播仇恨言论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作品能起到“平衡信息”的作用。

她将这部动画的推广视为一场“文化之战”,认为其核心是传递包容与团结的理念,帮助孩子和成人在多元的社会里,重新建立对“平等生活”的认知。

对家长来说,这一点尤其关键——现在孩子能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杂,一部有明确正向导向、且能被孩子接受的动画,相当于为孩子筑起一道“价值观防护墙”,帮他们过滤掉那些可能引发偏见的错误信息。

动画制作方、阿根廷非洲侨民组织(DIAFAR)主席费德里科・皮塔则强调,这部作品不仅面向儿童,成年人同样能从中获得启发。

他提到,种族主义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和现实中的很多问题紧密相关,比如部分群体面临的失业、无法获得充足食物、缺乏教育机会、住房条件差,甚至更高的入狱率和安全部队暴力风险,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与隐性的种族偏见有关。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从幼儿时期开始讨论种族平等至关重要——幼儿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此时通过动画种下“尊重差异”的种子,比成年后再去纠正已形成的偏见要容易得多。

这一点也戳中了很多家长的需求,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到某个年龄再做”的事,而是要抓住每个能渗透的机会,动画就是其中最轻松的方式之一。

这部动画的配音阵容也为其增添了不少公信力,除了阿根廷著名演员朱丽叶塔・奥尔特加,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道夫・佩雷斯・埃斯基韦尔也参与了配音。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参与,相当于给动画的“价值观导向”加了一层权威认证,能得到这类人士认可的内容,在“反种族主义”的核心表达上不太可能出现偏差,家长给孩子看时也能更放心。

可能有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过早接触“种族主义”这类话题,但实际上,孩子从3岁左右就会开始注意到肤色、外貌的差异。

此时如果能通过动画这类轻松的方式,帮他们建立“差异不可怕,平等才重要”的认知,就能避免他们在成长中受到外界错误信息的影响。

这部阿根廷动画最难得的地方,就是没有把“反种族主义”做得沉重,而是用孩子能接受的叙事节奏,把尊重、平等的理念融入故事里,对孩子来说,这只是一段有趣的卡通,但对家长来说,这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观教育。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议会的认可,本质上是对“儿童反种族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肯定,对咱们家长而言,这部动画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内容,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路。

教育孩子拒绝偏见,不用等他们“长大懂事”,也不用靠生硬的说教,一部好的动画就能成为桥梁。

如果你也在为孩子寻找“有意义又好看”的内容,这部获得官方认可的反种族主义动画,或许值得放进亲子观看清单里。

毕竟,帮孩子建立平等的价值观,从来都不是“可选项”,而是让他们更好融入多元社会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