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2025北京动画周丨少年说:感悟创作初心,体验动画造梦之旅

发布时间:2025-09-29 12:34:07  浏览量:2

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北京动画周开幕以来,精彩不断。人朝分东坝学校的小记者们来到现场,立刻投入了人潮涌动的各个展馆。他们专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漫策划专业主任、副教授葛竞老师与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敏老师。同学们从琳琅满目的展区中激发了好奇心,也在与专家的问答中领悟到了动画创作的真谛。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采访实践,更是一颗艺术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采访地点:动画编剧与策划精品创作论坛——《故事力:动画编剧的创造力与方法》

采访对象: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漫策划专业主任、副教授葛竞

我向葛竞老师请教:“您认为创作者该如何与读者建立情感联结?”葛老师分享了三点精辟见解:“首先要相信,你感受到的情感他人也必定体验过,真挚的情感自然会得到共鸣;其次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特别是那些与你生活轨迹不同的人,哪怕只是观察一位陌生老人,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要对世界和自身保持敏锐的情感感知,人的情感如此细腻,你可能连自己的情感都未必完全理解,这时就要多问一句‘为什么’,多采访他人正是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源自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真挚情感的传递。

——人朝分东坝学校 李昀晓

在葛竞老师跟我们的分享中,特别提到动画创作的目的:在一幕幕画面中蕴含创作者坚定不移的初心以及别具一格的匠心。初心,是创作中的情感动力与独特性,是内容的源动力;匠心,是创作者与鉴赏者交流与传达的方式和纽带。在她引人入胜的讲解中,我想起了曾经观看过的国产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它的初心,是中国文化与历史交融的情怀;它的匠心,是那诗意的具象化和制作团队夜以继日的拼搏精神。在采访中,葛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一点,“创作需要漫长的练功期”,她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练笔、多仿写、多收集读书笔记。她跟我们讲述了她高中生涯创作《魔法学校》的故事。她之所以能在高三紧张的学习环境下还坚持写作,源于她对艺术创作的无限热爱。这让我们对葛老师生出难以言表的敬佩之情。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要面对“练功期”。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只要坚持下去,让热爱与初心带领我们前进,我们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朝分东坝学校 彭一澄 常芯逸

葛竞老师在采访中还给我们提供了提升作文水平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文笔的方法是积累,无论是每天写几百字的日记,或是摘抄一些好词好句,亦或是写读后感,都有助于在写作时顺理成章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另外,当问到写作如何做到与读者共情的时候,她说:“好的题材并非坐在桌前空想:‘我今天要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而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当你展开想象力,将它与生活中另一件事结合,真情流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同时,如果你对一个事物有一种感受,那么请相信有这种感受的绝对不止你一个,你只需要把你对它的看法细致地写下来,便是成功。”

——人朝分东坝学校 周子钧

葛老师认为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比如在她的中学时期,受父亲葛冰老师的影响与指引,她开始爱上写作。她说:“写作大多都是在生活里,在我的高中时期,我写了一本《魔法学校》,就是因为高三的压力很大,写一些文字可以让自己的心境平静,放松下来。于她而言,写作从不是负担,而是忙碌学业中的“放松方式”。没有因学业压力放弃热爱,反而在缝隙中为写作留足空间,这份坚守恰恰印证了:热爱从不会被年龄或人生阶段束缚,只要心怀热忱,就能在任何时候为热爱找到生长的土壤。

——人朝分东坝学校 卢秋妍

周梓萱 任轩仪 雷义好

葛竞老师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金句频出。她说:“小时候,我是个爱读童话的孩子。家里书柜中装的都是童话书,日记本上写了很多自己想象出来的小童话。童话的幻想最自由任性,最变化无穷,它可以潜入深海,可以飞上天空,也可以从每个人的心灵里生长出来。童话让你和儿时的自己对话,让想象的香气弥漫开来,给现实打开一道透气的窗,让你在奇幻世界里发现另一个自己,也许那才是最真实的你。”在动画周的采访与观察让我意识到:动画是造梦的艺术。动画周就像一座桥梁,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动画的魅力。它不仅是观看,更是体验与创造。我相信,这颗艺术的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人朝分东坝学校 李思阅

采访地点:动画编剧与策划精品创作论坛——《故事力:动画编剧的创造力与方法》

采访对象: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敏

在论坛上,周老师结合她的作品《胡同也有小时候》,为观众讲解了如何从儿童文学作品中汲取“故事力”的可能性。听着周老师的讲解,我想到《胡同也有小时候》中的主角侯森森,他是一个生活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小男孩,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寄住在姑妈家,他和我们一样每天上学,也会聊聊八卦,过着平平无奇的生活,但周老师却发掘出他美好的童年,所以我很好奇老师是怎么挖掘动画故事的“宝藏”。

论坛结束的时候,我有机会向周老师提出了我的问题。周老师认为,挖掘故事“宝藏”有两个秘诀。第一就是人物的“丰富性”,她说要有关键的人物,可以去铺沉这些人物,这些人物的形象要立体。“立体”的形象就是要不仅限于人物本身,更要拓展人物的背景等等。第二点就是要真实,唯有真实才会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侯森森与他的表哥就会产生许多冲突,这些冲突就存在于现实中。周老师还为我们分析了书中另一个角色“老刀”,也体现了这一点。“老刀”是一位退伍工人,也是一位工匠,但是他只有一只眼睛,所以小朋友们就会很害怕他,这一点也非常的真实。周老师说,就是因为这些“害怕”,所以才产生了很多故事,引发了很多的思考,比如他的眼睛为什么是这样子?背后是不是有些什么故事等等,这些都促使这个神秘的角色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正因为有这些真实,才接着产生了更多的角色,像小叶子。

周老师说,就是凭借真实的情感才能吸引读者,因为真实的感情更能让大家共鸣。

——人朝分东坝学校 郭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