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各地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 积极构建综合性困境儿童专业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5-09-29 09:31:50  浏览量:2

2025年第27期 | 总第27期 | 儿童福利专题

各地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 积极构建综合性困境儿童专业服务体系

2025年8月,《中国社会报》报道了江苏省常熟市儿童福利院“开门办院”的实践。该院突破“围墙”,以“融合发展”的理念整合专业服务力量,不仅将服务对象范围延伸至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儿童以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有需要的困境儿童,而且服务内容也向残疾康复、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拓展。目前全国多个地方积极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陆续开展“开门办院”试点工作,着力加强困境儿童监护支持工作。

热点微评

儿童福利机构通过“开门办院”打破机构围墙,将服务对象范围从院内儿童扩展至全社会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既是深化儿童福利机构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构建儿童福利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服务对象“引进来”和服务场景“走出去”双向拓展。随着社会进步与人口结构转变,儿童福利机构孤弃儿童数量持续下降,各儿童福利机构通过“开门办院”推动服务对象向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收入家庭中重残儿童等有需要的社会困境儿童延伸,释放专业康复资源,促进服务社会化延伸与资源高效利用。浙江省温岭市儿童福利中心整合多方资源,推出阵地、设施、服务“三开放”菜单,推动院内儿童“走出去”融入社会。江西省南昌市社会福利院组织院内儿童走出大院,参加文化体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为孩子们的社会能力发展赋能。湖北省襄阳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福娃”社会实践活动和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鼓励特殊儿童突破身体与心理的局限,更好融入本地生活、实现价值认同等。这种院内外的双向互动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实现了机构服务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


服务内容向康复、教育、社工及心理服务延伸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开门办院”模式推动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内容的系统性升级,从传统的生活照料拓展至康复、教育、社工及心理服务等多元领域,形成“康教社”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康复服务方面,常熟市儿童福利院组建专业康复团队,为残疾儿童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显著提升社会残疾儿童的功能恢复水平;在教育支持方面,南昌市社会福利院整合学校、市教委等多方资源,开设送教上门特教班、院校共建教学点,为孤残儿童定制编撰特教教材,满足多样化需求;在数字化管理方面,河南省许昌市构建“一人五档牵一生”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儿童成长全过程记录与精准干预;在家庭支持方面,多地机构一方面完善类家庭养育服务,另一方面开设“喘息服务”,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临时照护等。各地实践凸显儿童福利服务内容从“保基本”向“促发展”转型的时代命题。


积极整合社会力量扩充服务资源。各地儿童福利机构通过“开门办院”深度整合社会力量。如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福利院联动企业改善机构设施并开展志愿服务;江苏省常熟市培育自有社工团队并链接公益资源提供持续性支持;浙江省温州市引入心理专家团队开展专项服务;浙江省嘉兴市更与上市企业、高校共创“爱心农场”及心理健康项目,构建起社工主导、专业支撑、志愿者协同的服务体系等。这些实践不仅有效弥补了基层专业力量与资源的不足,还推动了儿童福利服务从“被动兜底”向“主动赋能”转型。


各地儿童福利院通过服务对象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开门办院”实践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建议在拓展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对各地未保中心、儿童工作者的专业指导和服务示范,健全基层三级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网络。

相关链接

1.院门开 暖风来 ——江苏省常熟市儿童福利院『开门办院』的故事

2.民政部:儿童福利机构如何更好地“开门办院”

3.陕西省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宝鸡召开

4.襄阳市民政局:襄阳儿童福利院“开门办院”模式获全国推广 着力构建普惠型儿童福利保障体系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播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儿童中心

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长期开展儿童福利和保护领域政策和行动研究、政策倡导、公益项目评估、公益项目咨询、公益项目运作、专业培训等,为政府、慈善组织、学术机构提供儿童福利与保护、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发展等领域咨询和评估服务,推动多方参与和通力合作,促成社会慈善资源与儿童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儿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