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导演开炮:B站把国创动画带沟里去了?
发布时间:2025-09-28 14:40:13 浏览量:1
最近,一条来自绘梦动画导演欧阳的动态在B站引发了不小的讨论。遗憾的是,这条动态很快就消失不见。
欧阳是谁?他正是5年前执导《仙王的日常生活》的导演,那部作品曾经在B站被骂上热搜整整三个月的作品。
在动态里,欧阳写道:“五年前,我以为只要我们不断推出好作品,国创区就能繁荣下去。可五年后的今天,头部UP主没了,国创分区也被取消。B站动画区的流量,似乎已经被锁死。”
他的核心观点很明确:不是作品有问题,而是平台变了。
他自称:不投流,作品在线人数可能只有两位数;花两千块推流,就能获得正常曝光;花三万,播放量能破百万、上热门;但之后再怎么砸钱,也不会增长,因为“流量被限死了”。B站国创区不是“自然衰落”,而是被平台的机制亲手“掐死”。
诚然,光看数据呈现。他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导演,入职后仅仅三个月就硬生生完成了多个部门一整年的KPI,但作品的好坏,并不是还是得看观众怎么说。
欧阳把问题指向了B站的改版。过去网页版首页能直接点进“当季新番”,如今却要埋在三级菜单里,甚至很多时候国创作品在搜索栏里都搜不到。
“菜单上只剩下《凡人修仙传》和《牧神记》两道菜,你想看别的,必须主动点名。”
但评论区的声音却截然不同:
“真正让B站国创区热起来的,是《大圣归来》,不是《仙王》。”“《仙王》就是借鉴了《齐木楠雄的灾难》,前期像齐木扮猪吃老虎,后面就彻底成了爽文,抄也抄不好。”“别怪平台,真正的问题是不好看。”“国创区很多人没学到制作水平,倒是学会了各种阴湿套路。”在这些网友眼里,平台或许有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作品不够硬。
其实,从更大的背景来看,这几年内容行业整体都在往“去中心化”走。抖音把算法推荐推向极致,B站的几次改版也是同样逻辑——不再靠人工推荐,而是交给数据来筛选观众真正喜欢的作品。
换句话说,今天的B站不再是“编辑想捧谁谁就火”,而是“观众点不点赞、看不看完,才决定谁能火”。
这就带来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内容足够吸引人,即使平台不给推荐,观众也会自己找到它。
但话说回来,把动画和新媒体视频放在同一个推荐逻辑里,本身就有点“不公平”。
新媒体视频要的就是那一秒钟的“钩子”,反转、爆点、情绪,必须立刻把人留住。用户刷得快,没兴趣就划走,算法自然偏向这种即时反馈型的内容。
可动画的魅力往往在于慢慢铺垫、循序渐进。它需要建立世界观、塑造人物关系,再用故事节奏带观众进入。哪怕是爽番,也要起承转合,观众的沉浸感不是一两秒就能建立的。
这就让推荐制容易“低估”动画:观众还没等剧情展开,就已经被算法判定“不感兴趣”。
B站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会截取动画里的高光片段——比如一场燃爆的战斗、一句戳心的对白——推给潜在用户,让他们“一秒种草”。
问题是,动画不是“名场面合集”,真正能打动人的还是整体的故事。靠片段吸引来的观众,能不能留下来?这是国创动画面临的另一道难题。
欧阳的发声有他的真实无奈,但也折射出国创动画的共同困境:大家习惯把责任推给平台、环境、盗版,却很少真正反思内容本身是否打动人心。
没错,B站的推荐机制确实限制了曝光,但如果作品真的过硬,观众会用脚投票。
问题也许不是“国创区被杀死了”,而是“观众觉得不好看”。
国创动画到底该如何走下去?继续抱怨流量,还是沉下心来,把故事和人物打磨到让观众欲罢不能?
这是所有国创人都绕不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