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多动症儿童入睡成了老大难问题?孩子的睡眠质量如何提高?

发布时间:2025-09-26 23:51:25  浏览量:1

中日友好医院的沈明主任:多动症儿童入睡成了老大难问题?孩子的睡眠质量如何提高?

p3-flow-imagex-sign.byteimg.c

睡眠问题困扰着很多人,比如写不完作业的学生党,加不完班的上班族,很多人都会羡慕小孩子,他们 “婴儿般的睡眠” 让人嫉妒。其实有一部分孩子也存在着睡眠的问题,问题还很严重,比如多动症儿童,有研究指出 25% 以上的多动症儿童存在睡眠问题。

多动症与睡眠问题

目前多动症和睡眠之间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根据现有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的睡眠问题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多动症的共患病(如焦虑、抑郁、暴躁等)可能引发睡眠问题;药物治疗的部分副作用可能导致睡眠困扰;不健康的睡眠习惯会直接造成入睡困难;此外,入睡习惯问题与多动症也可能同时存在。

而睡眠一旦出现问题,又会反过来加剧多动症的症状,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让孩子和家长都陷入困扰。

睡眠问题会给多动症儿童造成什么影响?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睡眠问题会加重多动症病情 —— 入睡耗时越长、总睡眠时间越短,多动症的多动、冲动等症状就越明显。

其次,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神经功能衰退甚至损伤,这会直接影响多动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落后于同龄人。

再次,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孩子前额叶皮层功能性减退,而前额叶是调控注意力、抑制冲动的关键脑区,这会让孩子更难集中注意力,冲动行为也会增多,进一步恶化多动症症状。

综合来看,睡眠问题会给多动症儿童的学习、生活带来连锁挑战,不仅影响病情控制,还可能影响长期发展。

怎样才能帮助多动症孩子改善睡眠?

1. 规律作息

制定科学、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日常多向孩子强调 “定时做事” 的概念,比如 “晚上 8 点半要洗漱”“9 点要躺到床上”,让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时间与行为的关联,逐步建立稳定的生物钟。

需要注意的是,作息时间要符合昼夜节律,且需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调整,不必追求 “快速见效”,循序渐进的调整反而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

2. 适当运动

运动既能增强孩子体质、提升免疫力,又能消耗多动症孩子过剩的精力,帮助他们在夜间更快入睡。建议优先选择户外运动,充足的光照和新鲜空气能进一步改善孩子的情绪状态。

运动项目上,不推荐高强度对抗性运动,可选择跑步、跳绳、集体游戏等 “跑动适中、难度适宜” 的活动 —— 既能消耗精力,又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但要注意,避免在晚上(尤其是入睡前 1-2 小时)运动,以免孩子兴奋影响入睡。

如果孩子对运动兴趣不高,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如画画、搭积木)转移精力,关键是避免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选择轻松的活动方式即可。

3. 环境舒适

舒缓、安静的环境能帮助多动症孩子平复情绪,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 这类孩子对声音通常更敏感,嘈杂的环境容易让他们烦躁。建议在孩子入睡前 30 分钟开始营造 “低音量氛围”,比如关闭电视、降低说话声,给孩子一个 “睡前过渡” 的过程。

同时,房间光线也需调整:过亮的灯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可使用小夜灯或调暗主灯,保持 “微光环境”,帮助孩子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4. 睡前放松

睡前 15-20 分钟的 “放松环节” 对多动症孩子尤为重要:比如泡个温水澡,能缓解身体疲惫;听一段舒缓的轻音乐,可帮助平复情绪;如果家长能陪伴孩子进行安静阅读,不仅能让孩子静心,还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在安全感中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睡前避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屏幕蓝光会刺激神经,导致入睡更困难。

中日友好医院的沈明主任提醒您:高质量的睡眠有益于多动症儿童平复心情,减轻多动症状。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多动症且存在睡眠问题,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调节,若调整后睡眠状况仍无改善,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