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学业礼包”,共享“团圆月饼” ,成都听障家庭受助儿童收获别样中秋温暖
发布时间:2025-09-27 20:21:19 浏览量:1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9月27日,成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来自四川大学的20名志愿者和手语翻译、手语翻译官一起,为25组困境听障儿童家庭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该活动是2024年度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项目“益路有爱”困境儿童(听障)关爱助残行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现场
当天上午,10名听障家庭中的健听儿童在高校志愿者的陪伴下,开始了两个半小时的学业辅导与文化体验。“我们将中秋文化元素融入学科辅导中,这样既能让同学们掌握所学知识,又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来自四川大学恒沙手语协会的志愿者张敏介绍,他在数学辅导中,通过月饼分配的问题讲解分数概念;在语文学习中,通过中秋诗词赏析提升阅读能力。
活动现场,专业手语翻译及时为听障家长提供沟通支持。一位家长用手语表示:“这样的安排让我们能够完全理解活动内容,真正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此外,10余名听障儿童在手语老师生动的视觉化教学中,沉浸式体验中秋节日的文化内涵。手语老师用精湛的手语技艺,将嫦娥奔月的传说娓娓道来。孩子们目不转睛,不时模仿着老师的手势,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视觉化教学对听障儿童特别有效。”成都市武侯区云听说助残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形象生动的手语表演和互动体验,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出一盏盏充满创意的手工灯笼。这个环节特别设计了促进听障家长与健听儿童情感联结的活动,通过亲子协作,减轻儿童因家庭沟通障碍产生的孤独感。“我们观察到,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家长与儿童之间的非语言互动明显增加。”现场手语观察员发现,通过眼神交流、肢体接触和共同完成作品,亲子间的情感联结得到了强化。
“‘月圆人团圆·无声胜有声’不仅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更是对听障儿童家庭的美好祝愿。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每个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成都市武侯区云听说助残中心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