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抑郁症,儿童时期就已经得了!追溯原因,可归结以下三点
发布时间:2025-09-26 20:19:00 浏览量:2
大家好,我是中医吴永贵,看精神心理疾病已经十个年头了,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是成年后才会得的病,其实根据我多年的临床观察,八成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在儿童时期就已埋下种子。只是那时候症状不明显,或者被误解为“性格内向”“脾气怪”。
我的门诊医案
去年有个26岁的小伙子来找我,说是重度抑郁症,吃了好几年西药,效果不稳定。他形容自己“每天都像背着石头生活”,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我问了他一句:“你这种压抑感,是不是从小就有?”
小伙子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他说从有记忆开始,自己就活在父亲的否定中。考试得了98分,父亲只会问“那2分怎么丢的”;他想和同学出去玩,父亲说“浪费时间”。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够好。
我告诉他:“你的抑郁症,根子在童年。”
从中医学角度看,抑郁症的根源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TOP 01
肝气不舒——情绪压抑是首因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小孩的情绪就像流水,需要自然流动。但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受了委屈哭闹,家长就制止:“不许哭!再哭不要你了!”孩子愤怒表达不满,家长压制:“还敢顶嘴?”
情绪长期压抑,肝气就郁结了。这就像一棵小树苗,你天天压着它,它还能直起腰长大吗?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到压力事件,抑郁症就容易爆发。
TOP 02
心脾两虚——过度耗损的结果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门诊上经常见到小学生就说睡不着觉、头晕、没胃口。这其实是思虑过度伤了心脾。
心主神,脾主思。想事情是要消耗气血的。孩子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天天被作业、考试、培训班填满,思虑过重,消耗了大量气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了,气血不足,心神得不到滋养,人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失眠健忘。
TOP 03
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体质基础不容忽视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敏感”,这跟父母的体质遗传有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通于脑。父母体质偏弱,或母亲孕期情绪不佳、营养不足,都可能造成孩子先天肾精不足。
加上后天喂养不当——现在孩子吃太多冷饮、零食,伤了脾胃。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养,这样的孩子就像根基不牢的小树,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出问题。
那么该怎么办?
中医治抑郁症,不是简单地说“想开点”,而是从整体上调整身体状态。就像那个26岁的小伙子,我给他用了疏肝解郁、健脾养心的中药,配合针灸。更重要的是,我让他开始做两件事:
一是每天找一件小事夸自己,重建内心力量;
二是每周和父亲吃一次饭,尝试表达真实感受。
三个月后,他整个人气色好了很多。他说虽然父亲还是老样子,但他自己内心强大了。
预防儿童抑郁症,家长要记住三点:
1.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不要一味压制;
2.合理安排学习休息,不让孩子过度消耗;
3.关注孩子身体素质,脾胃调理是关键。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毕竟,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最好的抗抑郁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