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动画周导演论坛召开!以“导演之眼”解锁动画想象与产业新局
发布时间:2025-09-26 18:45:00 浏览量:1
9月25日下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北京动画周分论坛“导演之眼:动画的想象与艺术建构” 在北京展览馆7号馆举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魏霄,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建华,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云升,怀柔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宫吉成,北京影视动画协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李剑平,国际动画协会副主席、沙特阿拉伯埃法特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穆罕默德·加扎拉(埃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动画导演曾伟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副经理陈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四川大学副教授、动画导演李文愉,北京猫猫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郭斌,北京影视动画协会秘书长王菲娅,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种珊,以及来自北京作家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曲艺家协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影视动画协会的代表,围绕精品动画孵化路径、文化IP转化、国际创作视野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论坛同步发布怀柔长城国际动漫谷项目,签署多项动画合作协议,为中国动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魏霄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 以来,中国动画行业成果丰硕,《中国奇谭》《冰球旋风》等作品广受好评,产业链持续完善。动画精品创作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践行“四个坚持”:坚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创作源泉,塑造为世界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坚持弘扬真善美,以正能量作品浸润青少年心灵;坚持遵循创作规律,扎根生活提升作品质感,融合中华美学与当代审美;坚持创新创造,以新技术赋能艺术表达,打造震撼人心的作品。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建华则介绍了北京推动动画产业发展的实践:通过“动漫三十条” 政策,推动动漫与文旅、演艺等领域融合,培育出《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等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他透露,今年1—8月北京广播影视相关产业收入同比增长4.4%,未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动画 “走出去”,鼓励创作者推出“有心血、有实力、有塑造、有品质、有德艺” 的精品。
论坛现场,怀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宫吉成正式发布“北京怀柔长城国际动漫谷”项目。该项目选址怀柔区渤海镇,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以“动漫赋能美丽乡村”为核心,构建“国际动漫产业IP孵化+原创内容创作+潮玩衍生经济”的产业生态。
动漫谷将依托怀柔科学城的VR、AIGC等技术优势,以及中国影都的影视资源,打造动漫大道、大师工作室、创意中心等功能区;计划推出本土IP短剧《栗子一家人》,设计19.3米高的“栗子猫”IP形象;同时承接国际动漫节展,构建“影视+动漫+游戏+文旅”融合矩阵。在人才支撑方面,项目将邀请“皮卡丘之父”久保雅一担任顾问,成立国际大师工作室,设立博物馆,引入孙立军等专家工作室,并与高校合作建立青年创客工坊,配套资金扶持、人才服务卡等政策,打造国际动漫人才高地。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内外专家从角色塑造、IP 转化、文化表达等维度分享实践经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李剑平以《守龙者》《最可爱的人》为例,表示 “体验角色是动画叙事的核心,即使有AI和动作捕捉,人的情感体验仍是动画灵魂”。
国际动画协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加扎拉则以埃及动画90年发展为脉络,表示 “文化身份建构是动画的重要使命”。他提到,埃及早期动画曾受西方刻板印象影响,如今通过《骑士与公主》等作品,将古埃及文明与当代技术结合,每年投入19亿美金发展动画与游戏产业。他的分享也为中国动画“讲好本土故事”提供了借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伟京聚焦IP动画化实践,以《宠物旅店》《薇薇猫的日常》为例,分享“从形象到内容”的IP孵化路径:从流浪猫原型出发,通过绘本、短片积累受众,再拓展至盲盒、番剧,“IP 生命力需靠内容支撑,即使是‘丧系’白猫形象,也能通过无台词、强扮演的设计,成为跨年龄层喜爱的符号”。
四川大学副教授李文愉则从《燃比娃》的创作出发,探讨动画的“作者属性”。这部入围柏林电影节的作品,以羌族传说为蓝本,用宣纸水墨、羌绣等手工技艺呈现,“动画不应只有商业类型,也需有个人表达,让观众感受视听语言的魅力,为动画拓展更多艺术可能”。
论坛期间,两项重要合作签约同步举行:北京作家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曲艺家协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与北京影视动画协会签署“文学艺术产权资源动画转化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文学、曲艺等优质IP与动画创作对接;猫猫家文化传媒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欢迎来到北北家》达成合作,探索熊猫IP的创新表达。
此次论坛通过政策指引、产业布局与创作交流的深度融合,不仅展现了中国动画的多元创作生态,更明确了“以文化为魂、以技术为翼、以人才为基”的发展路径。正如主持人朱小枫所言,“‘导演之眼’既是对艺术的洞察,也是对产业的前瞻,期待这些思考能转化为更多打动人心的动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