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堂上村,红歌从这里唱响

发布时间:2025-09-26 11:09:07  浏览量: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脍炙人口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于我的家乡——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

纪念馆里展示的“曹火星教儿童团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立体场景。

作为土生土长的堂上村人,我从小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广播里的旋律每天准时响起;奶奶纳鞋底时,总爱哼唱两句;我上学的路上,小伙伴们也会你一句我一句地唱着……那时的我,根本不懂歌词里的深意,只觉得这歌能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初秋的周末,我院在堂上村组织开展党日活动。车刚进村口,就听见那熟悉的歌声——村口广场上,几位大爷大妈正跟着音箱哼唱,鲜艳的党旗下是一张张笑脸。

“这就是我小时候听的调,一点没变。”我对身旁的年轻干警说。顺着歌声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走,路过院墙外的老槐树时,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曹火星先生当年写歌时,说不定也闻过这花香。”干警们围着树看,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

走进曹火星先生的词曲创作地旧址,老式煤油灯还摆在木桌一角。“1943年秋夜,就是这盏灯,照着曹火星先生写下了这首歌。”我指着煤油灯,比讲解员更熟稔地介绍起来,“爷爷跟我说过,那时村里的儿童团员学会后,中午回家唱,大人就跟着学,没几天全村都会了。再后来,这歌像火种一样,传遍了整个抗日根据地。”

纪念馆里正播放着纪录片,里面有毛主席建议在歌名中加“新”字的故事,还有不同年代的人们唱这首歌的场景。看到画面里抗战时期的战士们边行军边唱歌,我想起小时候爷爷讲的故事:“那会儿兵荒马乱,好多人就是听着这歌挺过来的,只要唱起它,就觉得有奔头、有希望。”

从纪念馆出来,我带着干警们去了我以前住的老院。如今,老院改成了村里的文化站,墙上挂着村民们的生活照——合作社丰收的画面、村民集体植树造林的场景、孩子们做游戏时露出的笑脸。“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村里优美的环境,就没有村民和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咱们办案子、做思想工作,不就是为了守住这样的好日子吗?”我指着照片说。一个负责民事检察工作的干警立刻接话:“下次处理邻里纠纷的案子,我得多想想老百姓的难处,像歌里唱的那样,‘辛劳为民族’,把工作做到实处。”

返程时,车里有人轻轻哼起了这首歌,我也跟着唱,调子还是小时候爷爷教我的那样。这歌声,像在跟家乡的历史对话,又像在给自己的工作“校准方向”——不忘初心,坚持信仰。望着窗外掠过的山景,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歌声里的初心,会陪着一代代人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