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小“睡渣”,全家都睡不好
发布时间:2025-09-26 00:03:19 浏览量:1
张女士:我儿子快3岁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全家没睡过一个整觉。这小“睡渣”的养成,我婆婆绝对功不可没。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又一次从浅睡眠中被孩子的哭声惊醒。摸过手机一看,凌晨2点17分。这是我当晚第3次起床。推开儿童房的门,婆婆已经抱着孩子在那儿来回踱步了,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
“妈,不是说好了让他自己睡吗?”我揉着发痛的太阳穴问。婆婆不理我,只顾着哄孙子。孩子在她怀里渐渐安静下来,但我知道,只要一放回床上,不过半小时,哭声又会响起。
这样的夜晚已经持续了近3年。我回到卧室,用力推了推丈夫,他翻了个身,含糊不清地说:“让妈处理吧,她愿意带就让她带。”我在黑暗中,听着隔壁房间传来的哼唱声,感到一阵绝望。
婆婆是孩子出生后半年来帮忙的,起初我感激不尽,毕竟新手妈妈手忙脚乱。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孩子一哭她就抱,睡不着就整夜抱着走,喂食时间随心所欲。我说科学育儿,她说经验之谈。
我抗议过无数次,老公总是那句话:“妈帮忙带娃已经是我们应该感恩不尽的事了。”孩子本该有规律的作息,可他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精神抖擞,小脸上总挂着黑眼圈,像我一样。
最让我焦虑的是,明年儿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周末去幼儿园上早教课,老师就特意强调了午睡的重要性。“所有孩子都必须按时午睡,否则会影响整个班级。”我能想象我儿子在幼儿园午睡时间哭闹不止的样子,能想象老师无奈的表情,能想象其他家长不满的目光。
我终于爆发了,有一天晚饭时我郑重提出必须改变孩子的睡眠习惯。婆婆立刻红了眼眶:“我带孩子有什么错?你老公小时候不都是我这么带大的?”在一旁的老公照例打圆场:“妈,她不是这个意思。”
我放下碗筷,直视婆婆:“妈,我知道您爱孙子,但爱不是一味纵容。他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不改,将来受苦的是孩子。”第二天我请假去了儿童发育行为科,医生的话给了我底气:孩子完全能够自主入睡,需要的是规律和坚持。
回家后,我把医生的建议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婆婆看着那几张纸,沉默了很久。当晚,当孩子又一次夜醒哭闹时,我阻止了婆婆起身。我走进儿童房,坐在儿子床边,轻轻拍着他的背,但没有抱他起来。哭声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婆婆在门外来回踱步,像只热锅上的蚂蚁,老公几次想进来干预,都被我犀利的眼神制止。
儿子的哭声渐渐弱下去,变成了抽噎,最后归于平静,终于睡着了。我相信,只要我如此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成效,我们全家人也终有一天都能睡个好觉,哪怕目前或未来,婆婆和我的关系闹得很僵也在所不惜。
万姐有话说: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父母,教育和养育的责任在父母,婆婆来帮忙是好事,但必须有边界感,不能越俎代庖。当两代人的育儿观不能一致时,聪明的婆婆就应该主动退出,避免矛盾的发生。孩子睡不好觉,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没有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自己想偷懒,还把责任归于婆婆,就有些不厚道了。至于婆婆那边,你还是应该心存感激,毕竟她付出了很多精力,真心并自愿帮你们带孩子。只要你真诚沟通,相信老人能理解和认同你的育儿观。
最后,
希望网友参与并分享自己的故事!
欢迎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