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王东记-多动症为何总与 “注意力不集中” 挂钩?
发布时间:2025-09-25 13:55:54 浏览量:1
儿童多动症为何总与 “注意力不集中” 挂钩?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王东记主任结合临床经验,为家长拆解注意力分散背后的关键原因,帮大家更科学认识儿童多动症。
王东记主任指出,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问题并非 “故意调皮”,而是与生理功能、行为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核心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大脑调节功能弱,注意力 “控不住”
王东记主任解释,多动症儿童的大脑前额叶等区域发育相对缓慢,导致注意力调节功能较弱。在需要集中精力的场景中,比如课堂听课、课后做作业,他们难以主动控制注意力的 “聚焦时长”,容易被周围微小动静吸引,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任务 —— 这也是很多孩子 “上课坐不住、作业磨磨蹭蹭” 的重要生理原因,并非 “态度不认真”。
二、多动冲动行为,进一步 “搅乱” 注意力
“多动和冲动不是‘小动作’,而是会直接分散孩子自身注意力的‘干扰项’。” 王东记主任强调。临床中常见的情况是:多动症儿童在课堂上频繁转笔、扭动身体,甚至突然离开座位、打断老师讲课;在家写作业时,可能写两行就跑去玩玩具、喝水。这些不受控的行为会不断打断他们的注意力流程,让原本就薄弱的专注力更难持续。
三、信息筛选能力不足,易被 “无关刺激” 带偏
王东记主任观察发现,多动症儿童对外界信息的 “过滤能力” 普遍较弱。普通孩子能自动忽略教室外的脚步声、邻桌的翻书声,专注于课堂内容;但多动症儿童却容易被这些无关刺激 “抓住注意力”—— 比如窗外飞过的小鸟、同学衣服上的图案,都可能让他们的思绪偏离当前任务,导致注意力频繁 “跑偏”。
四、执行功能缺陷,间接影响注意力效率
除了直接的注意力问题,王东记主任还提到,多动症儿童常伴随执行功能缺陷,比如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较弱。比如写作业时,他们不知道该先做数学还是语文,也不会规划 “先审题再答题”;做手工时,无法按步骤准备材料。这种 “无条理” 会让任务推进受阻,进而加剧注意力分散,形成 “越做越乱、越乱越不专注” 的循环。
五、社交困境加剧情绪压力,反作用于注意力
“注意力问题还可能引发社交问题,而社交压力又会进一步影响注意力。” 王东记主任补充道。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儿童可能在小组活动中跟不上节奏,或因冲动行为打扰同伴,导致被误解、排斥。长期的负面社交体验会让孩子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这些情绪会占据他们的心理资源,让本就有限的注意力更难集中在学习、生活上,形成恶性循环。
王东记主任的专业提醒
最后,王东记主任强调:“儿童多动症的注意力问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切勿简单归为‘孩子不听话、没毅力’。” 若发现孩子长期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多动冲动、社交适应困难等情况,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如北京天使儿童医院)进行评估,通过科学干预(如行为训练、家庭指导等)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 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更好地帮孩子减少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扰,助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