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成功完成罕见儿童脑瘤治疗,成果论文登上国际知名期刊
发布时间:2025-09-25 11:53:52 浏览量:1
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颅内胶质瘤,在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中,其MN1基因异常型被正式确立。这种肿瘤的发病率极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报告不到百例,其诊断与治疗在全球范围内都缺乏统一的指南和共识,对任何医疗团队都是一项严峻挑战。
然而,以清水翔星(Shosei Shimizu)副院长领导的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的专家团队,凭借专业积累和国际化的诊疗协作,成功为一名年仅4岁的星形母细胞瘤女童点亮新生希望。近日,记录这一成功治疗案例的临床研究论文《病例报告:使用质子治疗和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罕见儿童星形母细胞瘤的多模式治疗——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在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最新影响因子3.3)上发表,再次向国际同行展示了医院在罕见、复杂肿瘤治疗领域的实力。
这名4岁女童因右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才来到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经过一系列精密检查,她被确诊为CNS WHO 3级、伴有MN1基因异常的高级别星形母细胞瘤——一种罕见且极具侵袭性的疾病。
面对没有现成治疗指南可循的困境,清水翔星专家团队深知此病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团队判断必须采用超越常规的、以尖端放疗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策略。最终,专家团队为患儿量身定制了一套以“质子治疗”与“伽马刀”前后协同为亮点的“序贯多模式”精准治疗方案。
第一步:质子治疗“先手布局”,为后续治疗保留“窗口”
质子治疗计划及剂量分布。(A)全脑全脊髓照射(CSI),剂量36Gy,分20次照射。(B)局部加强照射,剂量18Gy,分10次照射(总剂量54Gy)。
在为患儿进行了大范围的安全手术切除后,治疗团队选择了医院的质子治疗(PBT)进行术后辅助放疗。质子治疗凭借其独特的“布拉格峰”物理优势,能够将放射剂量精准集中在肿瘤区域,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的正常脑组织。这一步不仅是精准的初步治疗,更是一次极具远见的“布局”——通过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为后续可能需要的再次放疗保留了宝贵的“窗口期”。
第二步:“伽马刀”精准“收官”,完成最后一击
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计划和剂量分布。剂量为30Gy/5次。
在质子治疗后,团队曾采用靶向药物治疗以稳定病情。由于仍有少量肿瘤残留,在进行二次手术后,团队果断启用伽马刀(GKRS)进行“最后一击”。正是得益于前期质子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良好保护,才使得后续高剂量的、高度聚焦的伽马刀治疗得以安全、有效地实施,最终对残余病灶进行了彻底处理。
这一“质子+伽马刀”的联合放疗策略,充分体现了在处理复杂、罕见肿瘤时,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治疗效果,更要为未来的可能性做好规划。正是这种先进的放疗组合拳,最终为这名4岁患儿赢得了无复发的稳定病情和高质量的童年生活。如您或家人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咨询电话:400-6090-111。
从最初步履蹒跚到如今自由奔跑,这一成功诊疗案例的背后,是清水翔星专家团队多年积累的“经验判断”。这种经验判断,并非凭空而来,它源自长期积累和系统化的多学科协作(MDT)机制。
清水翔星在论文中介绍道:“本病例体现了在处理复杂而罕见的肿瘤时,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并通过中日合作而取得成功的治疗范例。”每一次决策背后,都凝聚着以清水翔星、以及日本顶尖专家樱井英幸教授、秋元哲夫教授组成的“国际专家联合审议小组”为核心的日籍专家团队的联合会诊,以及河北一洲肿瘤医院院内多学科专家团队(MDT)的智慧碰撞。
目前,这种“国际专家联合审议小组+院内MDT”的模式,已成为每一位入院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患者诊疗方案制定的“固定流程”。它确保每一位患者,无论是常见肿瘤还是罕见病,都能获得一个基于全球前沿视野和多学科智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未来,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将继续秉持“精准医疗,让生命延续”的使命,继续联合国内外顶尖专家,深化MDT诊疗模式。同时,医院也将持续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分享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积极推动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为更多肿瘤患者康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