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八月中秋节,犹记少儿时傍晚烧宝塔

发布时间:2025-09-25 11:10:02  浏览量:1

每年中秋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我常回忆起少年时代在窑塘子烧宝塔的趣事。我的家在长沙望城区铜官镇誓港社区。家的后面有座近千年的古寺叫泗州寺,寺的后面有口水塘叫窑塘子,老家就在窑塘子旁边,在那里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回忆少年在故乡每逢中秋节,傍晚就在窑塘子烧宝塔,据老年人说可以驱邪、降妖、保平安。

中秋节的这天,大人就忙着准备过节的物资。当年虽然物资匮乏,但是每逢这天家家户户餐桌上还是较往常丰盛一点。早饭后,我们一伙十岁左右的细伢子就兵分两路,一路捡陶瓦片,一路捡干柴。陶瓦片是砌宝塔用的建筑材料,干柴是烧宝塔的燃料。铜官是历史悠久的陶都,陶瓦片遍地皆是,捡时只是选一些形状比较规则、釉色美观一点的。干柴就到山上找干树枝或能烧的柴草。

中饭后,我们一群伙伴都来到窑塘子水边,将捡来成堆的彩陶瓦片,大家一齐动手把它垒成各式各样的宝塔。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宝塔底座直径一般约1米,高约1.5米。用彩色陶片垒成的宝塔五彩缤纷,非常好看。为了安全不引发火灾,所以宝塔都垒在水塘边。

晚上八点过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金黄的圆月,深秋的晚风夹着凉意徐徐吹拂。大家不约而同从家里来到塘边,围着已垒好的宝塔。

人到齐了,大家的“首领”正良哥,他就第一个把干柴放入塔内点燃,火趁风势,风助火威,火由小到大,呼呼地燃起来了,个个看得眉飞色舞。然后,每个人轮流添柴,火越烧越旺。火苗从宝塔的缝隙中蹿出,象无数条火蛇,口中射出红色的舌箭。第一个宝塔烧燃了,就交给一个人守着,不断添柴。然后“首领”他就开始又带着我们烧第二个宝塔,第三个宝塔……两三个小时后,塘边十几只宝塔都被烧得通红通红。夜色里,远望着这些宝塔像红色的明珠,镶嵌在池塘边上,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可惜当时没有摄影的人和设备记录那动人的场景。

黎明,东方现出了鱼肚白色,大家离开池塘回家吃中秋宴。那时条件简陋,食品匮乏,中秋宴很简单。我家母亲做了一大盘的南瓜巴巴,炖了一只家养的鸡,炒了几盘小菜,一壶自家酿的米酒,一家人欢聚吃中秋宴。我还记得父亲说的一句话:“要是餐餐如此,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至圣先师孔子在河边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现在我快到古稀之年了,少年烧宝塔转眼过去五十多年了,但它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客年中秋节,我回故乡铜官誓港老家的住址,傍晚到窑塘子看看是否还有人领着少年在那里烧宝塔。走到水塘边不见一只宝塔,只有水塘里粼粼的波光中依旧还是映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文/周罗生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