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学前学普”在凉山开出最美花蕾 关注学龄前儿童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

发布时间:2025-09-24 09:50:01  浏览量:2

2025年9月24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回顾大小凉山地区为推广普通话开展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像春风一样吹遍大小凉山,在村村寨寨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花蕾。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凉山考察时指出:“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推普扶贫和考察期间的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7月,原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四川凉山州17个县开展试点。2019年将试点扩大到乐山市两县一区。项目目标是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其中学会普通话的基本要求是听懂、会说、敢说、会用,养成好习惯的基本要求是讲卫生、懂礼貌、爱学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始终惦记的地方之一。曾经的大小凉山,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脱贫难度大,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在大小凉山地区,广大农村彝族群众习惯使用彝语交流,学前儿童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的现象非常普遍。上学后,学校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教材,教师使用普通话讲课,很多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基本听不懂教师讲课,三、四年级能听懂一些,五、六年级才基本能听懂。这样“一步慢,步步慢”,听不懂、跟不上,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辍学。不会普通话不仅给孩子学习带来影响,还给他们成年后外出打工带来困难,因为不会说普通话,他们找工作会变得困难,能找的工作也通常是没有技术含量、收入极低的工种,工作中出现问题不能顺畅交流解决,有的只能千里迢迢地从老家请懂普通话的亲朋好友来帮忙解决。他们不能通过畅通的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学前学普项目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负责组织协调:促进会、凉山州、乐山市、华言公司、三好公司联合成立项目组,不断完善学前学普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完善五方联动项目运行管理模式;开展项目的规范化、信息化、透明化建设,在中国社会帮扶网建设学前学普信息系统,实现公益项目信息化管理,项目数据可分析,可追踪;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技术保障工作,按三年内每培训合格一名儿童补助1000元的标准筹集技术保障资金。两市州负责幼教园点和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学龄前儿童入园学习: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统筹规划城乡幼儿园,优化调整布局,支持薄弱村级幼教点提档升级;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双证”达标率达到96%。北京华言公司、三好公司两家技术保障单位负责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组织示范带教、现场观摩活动;开展幼教园点辅导员和幼儿教师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招募具有幼教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督导员开展巡点督导。

7年多来,学前学普项目在大小凉山地区20个县(市区)累计惠及77万名学前儿童,升入小学53.5万人。学普儿童基本实现学会普通话:听懂、会说、敢说、会用,养成好习惯:讲卫生、懂礼貌、爱学习的项目目标。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5%,在园儿童普通话合格率为98.96%。

学前学普项目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三峡集团、君康人寿、中植集团、中国电信、国家电网等多家爱心企业捐赠项目资金,在中国社会帮扶网、腾讯公益、抖音公益等多个互联网平台公开募捐。同时,学前学普项目得到高校和教育专家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民族大学等院校和专家提供了学术支持。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湖南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院校机构参与了项目的第三方评估工作。

评估显示,大小凉山地区在园儿童普通话合格率为98.96%,毕业班幼儿普通话合格率为99.19%,优秀率为59.88%。“学前学普”2019年覆盖凉山州全州。将2020年至2023年参加“学前学普”后入学的学生(当时小学一至四年级),与2018年未参加“学前学普”学生的语文、数学学业质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是参加过“学前学普”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语文、数学成绩均有明显提高。未参加“学前学普”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语文、数学成绩均为不及格;参加过“学前学普”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语文、数学成绩均达到了及格标准,其中语文成绩平均提高14.63分,数学成绩平均提高13.43分。二是“学前学普”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正面影响最大。从各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对比情况看,不论是语文成绩还是数学成绩,一年级学生的增长幅度最高。说明“学前学普”对于儿童打好幼小衔接的语言基础十分重要,效果也十分明显。评估认为,学前学普实现预期目标,绝大多数儿童学会了普通话,能自觉洗手洗脸刷牙,学习生活习惯良好,学普小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有利于控辍保学;通过“小手拉大手”,普遍呈现儿童教家长说普通话、共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推动了彝区移风易俗;通过分级分类分层培训和教学实践应用,以及技术保障单位全程业务指导和教学资源投放,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提升;通过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众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学前学普得到彝族群众的欢迎、社会的认可,收到明显效果。

学前学普项目已经成为了推广普通话的示范项目,也是公益项目支持推广普通话的典型,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持续支持,捐赠项目资金,共同为大小凉山地区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奉献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