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成绩单 | 龙岩市残疾人事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23 18:12:35 浏览量:1
“十四五”期间,龙岩市残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解决残疾人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就业创业到康复服务,从生活保障到权益维护,全方位、多层次织密残疾人关爱服务网络,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向春天、拥抱阳光,共享龙岩城市发展的丰硕成果。
强化就业创业扶持,搭建融入社会的“彩虹桥”
龙岩市残联将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精准培训、搭建平台、扶持创业等举措,全力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十四五”期间,龙岩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中有就业能力及就业意愿的23379人中,已实现就业18357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精准培训,提升就业硬实力。实施“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是龙岩市残联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残疾人身体条件和市场需求,开展手工编织、电子商务、保健按摩等多元化技能培训。“十四五”期间,龙岩市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38期,累计培训残疾人6467人次。龙岩市代表团获2023年福建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三名、2025年福建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搭建平台,拓宽就业主渠道。龙岩市残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走企访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十四五”期间,累计开展就业状况调查33789人,提供职业能力测评1497人;走访用人单位433家,开发残疾人岗位787个;举办各类招聘会165场,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1698人。同时,建成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2家、残疾人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1家、国家级残疾人培训基地4家和“福建省安排残疾人就业爱心单位”4家。
扶持创业,点燃致富新希望。创新实施金融助残项目,授信残疾人325名,授信金额达5549万元。2024年4月,龙岩市在全国金融助残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重点关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问题,五年来为284名残疾高校毕业生提供帮扶,有就业意愿的大学生就业率连续四年保持100%。创建全省规模最大的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安置89名残疾人集中就业,带动1500多名居家就业;创办的“书梦美丽工坊”获评“国家级美丽工坊”,为200多名残疾女性提供手工艺培训;建设盲人按摩机构62家,扶持盲人按摩师156人就业创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盲按行业体系。
构建康复服务网络,实现残疾群体“康复梦”
龙岩市残联将康复服务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任务,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高达99.9%,位居全省前列。
完善服务网络,打通康复“最后一公里”。龙岩市形成“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康复服务格局:市级四家综合性康复医院配备先进设备和专业团队;县(区)级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管理机构和康复评定中心;街道(乡镇)设立康复服务站;社区(村)综合利用公共服务设施设立康复室,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府购买第三方居家康复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基本康复服务。“十四五”以来,累计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15万人次,康复服务率达100%,社区康复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优化儿童救助,打造康复服务“暖心牌”。围绕打造“有温度的康复服务”品牌,创新开展残疾儿童融合和家长支持性活动。“十四五”期间,龙岩市培育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构28家、高危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机构1家,为97266名儿童提供高危残疾初筛服务,为42名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为9140人次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发放救助资金9776.4万元;为1494人次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陪护补贴,发放救助资金157.1万元。“十四五”以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100%、康复有效率96.55%、康复服务满意度97.41%。
强化辅具服务,破解残疾人生活“不便题”。以辅具适配补贴、租赁维修、以旧换新为重点,以辅具流动服务车下乡为抓手,有效破解残疾人“适配难、多需求、服务远”等难题。“十四五”以来,辅具流动服务车行程2万余公里,走遍500余个村(社区),让8490名残疾人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补贴15967人次,发放资金2027.5万元;投入近30万元设立18个租赁维修服务点,投放辅具250余件,服务群众8378人次。在全省率先将残疾人辅具纳入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科技型”“高品质”辅具推广应用。
创新自助互助,重塑残疾人生活“新道路”。2020年龙岩市在全省设区市残联中率先建成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2024年在各县(市、区)选取一个社区作为稳定期精神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场所,2025年率先建成心智障碍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十四五”以来,培育脊髓损伤者同侪训练员10人、精神残疾人同伴辅导员20人、心智障碍者家属骨干8人,分别帮助145名伤友自理、为100名精神障碍者服务(56.8%自理)、搭建300余家家属互助会(服务上万人)。牵头起草的全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领域首个标准——《福建省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规范》获批发布,为全省、全国提供规范与参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民生福祉“幸福感”
落实两项补贴政策,保障基本生活。全面落实“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2025年1月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141元,比省定标准高20元;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相应提高。龙岩市共有3.14万残疾人领取困难生活补贴,3.14万残疾人领取重度护理补贴。全面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和网上办理。
推进无障碍改造,改善生活环境。“十四五”以来,龙岩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21—2024年,全市投入1388.16万元完成改造3278户,超额完成“十四五”前四年任务数309.75%。新罗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做法成为全省样板,为央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传视频提供案例。联合开展“助力一户多残 共享美好生活”项目,为466户“一户多残”家庭改善居住环境。
开展关爱帮扶,传递社会温情。龙岩市残联在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十四五”以来,每年走访帮扶困难残疾人2000余人次。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助残事业,在2022年全省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福建省龙岩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4家助残社会组织获评5A级,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目前已组建3家县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维护合法权益保障,营造平等融合“新风尚”
健全维权机制,保障合法权益。全市设立8个维权热线与服务窗口,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实现残疾人信访办理完成率100%、及时率100%。“十四五”以来,累计受理维权咨询及诉求4500余件,为残疾人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推动社会融合,促进平等参与。组织开展残疾人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将残疾人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龙岩市现有体育健身示范点2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点3家;发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624名、运动员117人、特奥融合伙伴842人;重点康复体育关爱家庭3042家;建成省级残疾人体训基地1个。
深耕竞技体育,创下赛事佳绩。创新运动员苗子选拔机制,“十四五”期间开展选拔活动8场,举办训练营4场,进行身体机能测试和项目匹配分析1000余人次,选拔输送苗子147人次,龙岩市残疾人体育苗子“选拔进校园”模式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并入选全国十大残疾人体育工作典型案例。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上,龙岩市参赛运动员取得3金1铜,取得历届亚残运会龙岩最好成绩;2024年1月,龙岩市残联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等四部门授予“杭州亚运会、亚残运先进单位”,是我省设区市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第17届夏季残奥会上,龙岩市参赛运动员取得2枚金牌、1个第五名,获奖金牌数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实现历史突破。
回望“十四五”,龙岩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展望未来,龙岩市残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让更多残疾人的梦想在春天里茁壮生长,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