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守护童心 为爱护航 | “爱心妈妈”马蓉蓉:让更多困境儿童在爱与陪伴中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23 17:26:08  浏览量:1

9月14日,“爱心妈妈”、西吉县民悦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的社工马蓉蓉带着新学期的礼物,又一次来到位于西吉县将台堡镇的小梦(化名)家。刚下车,两个身影就从院里奔跑出来,马蓉蓉张开双臂,将姐弟俩拥入怀中。自去年初成为小梦姐弟的“爱心妈妈”以来,这样的探望已成为马蓉蓉生活的一部分。她用专业与爱,一点点抚平两个孩子内心的褶皱。

时间回溯到去年初春,西吉县民悦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一场爱心活动。“当时,其他孩子们在破冰游戏中欢声笑语,唯独角落里的姐弟俩紧紧依偎,我蹲下身想和他们说话,小梦却立刻把弟弟护在身后,两个孩子的头埋得很低,连眼皮都不敢抬。”马蓉蓉回忆时,语气仍带着心疼。

通过与当地村妇联主任交谈,马蓉蓉了解到姐弟俩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老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简单的打骂成了日常教育方式。“那一刻我便决定做他们的‘爱心妈妈’,给他们带来温暖与关怀。”马蓉蓉说。

从此,马蓉蓉的车后备箱变成了“移动爱心超市”。除了按季节更替的衣物鞋袜外,还有细心准备的学习用品和日用品。“小梦拿到新衣服时会悄悄抿嘴笑,小庆把文具紧紧抱在怀里,好像生怕被人抢走。”这些细节让马蓉蓉既心酸又欣慰。

在马蓉蓉看来,物质帮扶只是“雪中送炭”,真正要帮姐弟俩走出困境,还得从改变家庭氛围、提升孩子能力入手。第一次家访时,她试着跟孩子爷爷沟通教育方式,可老人却带着抵触情绪摆了摆手:“我养了一辈子孩子,自己的娃怎么教不用外人来管。”面对固执的老人,马蓉蓉没有气馁,也没有争辩。此后的日子里,她常常带着同事一起上门,搬个小板凳坐在炕头边,一边帮老人剥玉米、择菜,一边拉着家常。从未成年人保护法里的监护责任,聊到耐心沟通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姐弟俩在学校的微小进步,谈到家庭温暖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流,终于改变了老人的想法,他开始试着控制脾气,偶尔还会主动问马蓉蓉:“你说这娃要是犯了错,除了骂,还有啥好法子管?”马蓉蓉总会耐心给出建议。

针对小梦生活能力弱的问题,马蓉蓉也制定了详细的“成长计划”。她示范如何搓洗衣领、如何折叠衣物,连女孩子生理期的护理都一项项耐心讲解。每次离别前,她都会和孩子们约定:“下次要是把洗衣服练熟了,咱们就去商店挑你需要的东西。”正向激励带来了明显变化。小梦开始主动学做家务,弟弟也敢大声说话了。最让马蓉蓉感动的是,有次她感冒咳嗽,小梦悄悄塞给一包润喉糖:“马妈妈,你要照顾好自己。”

如今,小梦会主动跟马蓉蓉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会把自己的作业拿给马蓉蓉检查,还会帮爷爷奶奶做饭、打扫卫生;小庆也变得开朗活泼,见到陌生人不再躲躲闪闪。马蓉蓉的帮扶仍在继续,最近,她忙着整理材料,帮小庆申请助学金,希望能减轻这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得知小梦有“考县里重点高中”的梦想后,她又开始联系学校,想为小梦争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请老师帮忙辅导薄弱科目。

这份对困境儿童的关爱,源于马蓉蓉对社工事业深深的热爱。2021年,她考取了助理社工证,正式踏入社工行业;2023年,她又顺利拿到中级社工证,专业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她主动参加全区社会督导培训,只为更好地服务有需要的人。平日里她在社区为群众排忧解难,周末还去工作站做志愿者。

“社工不是简单地‘送温暖’,而是要用专业的方法帮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拥有面对生活的力量。”马蓉蓉说。西吉县还有很多像小梦姐弟一样的困境儿童,他们渴望温暖,期待被看见。而她,愿意做那个提着“明灯”的人,用专业的知识为孩子们指引方向,用滚烫的爱心为他们驱散成长路上的阴霾,让更多困境儿童在爱与陪伴中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