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炎反复,多半是肺脾两虚,一张方子补回来
发布时间:2025-09-23 17:28:29 浏览量:1
小儿鼻炎反复难愈,家长常陷入 “用药就好、停药复发” 的困境。实则中医早有良策,明代医家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记载的苍耳子散,便是调理儿童鼻炎的经典方剂。
此方由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薄荷四味药组成,常规用法为:将四药研成细末,每服 3-5 克,用葱白煎水送服,每日 2 次;若制成汤剂,可根据患儿年龄酌情减量,加水煎煮 15 分钟,温服。
《黄帝内经》有云:“肺开窍于鼻”,鼻窍的通利与否,与肺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儿童脏腑娇嫩,肺脾两虚是鼻炎高发的根本原因 —— 肺气虚则卫表不固,风寒、风热之邪易侵袭鼻窍;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湿浊内生,阻塞鼻腔。
苍耳子散从 “通、散、补” 三重思路入手。
方中苍耳子善通鼻窍,能深入鼻腔经络,化解郁积的湿浊之气,对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有直接缓解作用,是此方的核心药材。
辛夷花性温味辛,质地轻清,专走鼻窍,既能辅助苍耳子疏通鼻腔,又能温散肺经风寒,尤其适合儿童因受凉引发的鼻炎。
白芷不仅能祛风散寒,还能燥湿排浊,其香气浓郁,可引药上行至头面部,增强通鼻窍的功效,同时缓解鼻炎伴随的前额疼痛。
薄荷性凉味辛,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既能平衡苍耳子、辛夷花的温燥之性,又能针对风热型鼻炎的鼻干、咽痛等症状,避免药性偏温伤了小儿娇嫩的阴液。
苍耳子散以通窍为主,辅以散邪,同时通过调理肺经气机,间接补益肺气,符合 “治鼻先调肺” 的中医逻辑。若患儿脾虚明显,可在方中加入炒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若肺气虚重,可加黄芪、防风固表御风,让方子更贴合儿童个体差异。
最后需强调,儿童鼻炎辨证需分清类型:若鼻涕清稀、遇寒加重、舌苔薄白,多为风寒型;若鼻涕黄稠、鼻干咽痛、舌苔薄黄,多为风热型。苍耳子散虽为通用方,但需根据辨证稍作调整,方能发挥最佳效果。
医案分享
患儿涂涂,家长诉患儿2年来每遇受凉,便出现鼻塞、流清涕,夜间需张口呼吸,偶伴头痛。看他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综合辨证属肺脾两虚,风寒滞窍。
在苍耳子散基础上加减拟方,服药一周,患儿鼻塞明显减轻,清涕减少,夜间可闭口呼吸;续服两周,诸症消失,食欲改善。后以玉屏风颗粒调理月余,随访半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