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儿童健康 | 天津港口医院:以童心为向,筑就健康港湾
发布时间:2025-09-23 16:47:48 浏览量:1
天津港口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现有医护人员24人,开放床位22张(含婴幼儿专用床5张),年接诊儿童近三万人次。作为区域儿童医疗保健核心机构,医院以“空间友好、服务温暖、人文浸润”为目标,于2024年底启动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覆盖门诊、病房、诊疗全场景,从空间改造、服务创新、人文关怀三个维度深耕细作,逐步构建起一套具有特色的儿童友好医疗体系。通过系统化改造与服务体系升级,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至目前的100%。
儿童友好服务情况
(一)空间重构:让医院成为“温馨的港湾”
为提升儿童就医体验,港口医院将儿科病房由之前的住院部与门诊共用区域进行分离,将病房转至住院部区域,不仅增加了床位数,也提升了病房环境,同时也为门诊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就诊空间。对儿童而言,医院的陌生感与冰冷感往往是恐惧的源头,因此,医院儿科打破传统医疗空间的刻板印象,将“童趣化”融入每一处细节,让就医环境本身成为“心理疗愈”的载体。
在病房区域,护理站不再是单调的接待及等候区,而是被改造成“温馨动物园”——入门的护理站与小朋友同高处是可爱的动物壁纸,迎面的护理站墙面上是卡通小动物可爱造型的墙贴,其间有各种动物玩具悬挂其中,形成了立体生动的动物世界。在病房走廊里有可爱的长颈鹿墙贴测量身高。走进静脉穿刺室,在这里,有“小动物坐火车”及“拔萝卜”的趣味墙贴,使宝宝们分散对恐惧的注意力,同时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走在病房宽敞的楼道里,你会看到每间病房的门上都贴着可爱的卡通人物,使宝宝们尽快适应病房环境,增加融入感,不同的图案也使患儿能够记住自己的病房。病房内也体现了“儿童适配”,根据孩子的情况分别准备了宝宝床和标准床,以适应不同身形的宝宝。
(二)服务创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融入”的模式升级
儿童医疗的核心,在于理解孩子的情感,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情绪反应直接,需要更耐心的引导与更灵活的服务。医院儿科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与宝宝们形成“共情式”服务,让医疗过程更具人文温度。
在诊疗环节,诊室的桌子上是可爱的毛绒动物、听诊器上有可爱的动物贴纸,这些都让孩子们从就诊伊始就摒弃了“冰冷的”、“疼痛的”字样,同时,儿科还准备了各种贴纸,为宝宝穿刺后粘贴在固定贴外,“你真棒”、“真优秀”、“好样的”…一张张鼓励的小贴纸使宝宝顿时无惧疼痛,勇气大增。对于低龄宝宝,还悉心的准备了“会唱歌的小兔子”,缓解恐惧。对认知能力强的大孩子进行一些疾病的简单介绍,让他们更加配合,尽早康复。让孩子们融入到整个诊疗过程,使他们不惧怕治疗才是医院的初衷。同时,也根据季节及疾病特点,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展示,使家长了解相关疾病,做好孩子们的疾病预防与保健。
在门诊区域,针对儿童生长问题,还开设了“生长发育门诊”,进行定期的义诊与宣传。为了减少更多的有创治疗,体现中医文化特色,医院儿科还联合中医科开展了中医儿科门诊,以“治病不伤正”为原则进行诊疗,效果显著。通过各种举措的落实,医院儿科也赢得了家属与孩子们的认可,孩子们稚嫩的话语书写在一张张信纸上,张贴在“爱的留言”墙上,激励大家爱的前行。
(三)人文浸润:让每一份善意都触达童心
儿童友好的深层内涵,是尊重儿童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平等的话语权。医院深知,医疗不仅要治愈身体,更要呵护心灵,为此构建了多层次的人文关怀体系。
儿科医护人员全员学会用孩子的语言对话——不说“打针”,而说“小蚊子叮了一下”;不说“住院”,而说“在医院住几天,和护士姐姐做朋友”。治疗期间发现更多的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为此创建了“阅读小天地”,既让孩子们通过文字与图片增长了知识,也远离了电子产品的依赖,保护了视力。在“心语心愿”树上,孩子们可以用图画或文字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建议,医院儿科也会通过留言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在医院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医院也会定期进行随访,了解孩子们出院后的情况,给与相关指导,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友好医院的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而是一场需要持续深耕的“暖心革命”。从空间的童趣化改造,到服务的人性化创新,再到人文的深度浸润,天津港口医院儿科始终以“儿童视角”审视每一项工作,让“友好”从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实践。
下一步计划
未来,要继续以“优质医疗”为前提,打造儿童友好医院升级版。一是改造就医空间,新增床位配置,统筹调配床位资源。对全院儿科区域开展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实现安全防护全覆盖。二是创新服务载体,开发儿童健康科普视频,制作分龄健康教育手册。三是完善院内协同机制,完善儿童标准化诊疗流程和MDT诊疗机制,畅通儿童就诊全流程,建立全周期随访机制等。四是加强社会联动,联合社区、学校、公益机构等开展相关活动,强化健康理念早期渗透。
儿童友好更多的是对儿童心理与体验的关注,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让每一个孩子在医疗场景中感受到尊重与温暖,便是儿童友好最生动的体现。
供稿:委妇幼健康处
编辑:孟凡锦
校对:王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