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彰显思想伟力 展现发展成就 贡献中国智慧——《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09-21 16:34:42  浏览量:2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系统介绍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理念,重点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在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同时展现了中国为全球妇女事业进步作出的积极贡献。

白皮书发布后,迅速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白皮书既是中国妇女事业稳步前行的亮眼成绩单,更是未来继续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行动“路线图”,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蓬勃生机和独特优势,为全球贡献了“中国之治”的生动样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展现蓬勃生机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白皮书明确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确道路。这一论断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

“白皮书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是中国妇女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认为,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妇女事业的历史性进步,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与实践价值,“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表示,白皮书系统梳理了新时代我国妇女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妇女发展与妇女工作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同频共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各级妇联组织与社会各界协同发力,推动妇女在政治参与、经济赋能、教育公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显著优势。”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当代法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华认为,白皮书生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权基本理念,将妇女全面发展作为妇女人权事业的重要基石,用实打实的政策与成效诠释“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基本人权”,为全球“以发展促人权”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中国案例。

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英桃认为,白皮书向全世界呈现了中国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的具体实践;展现出中国妇女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四大全球倡议,为促进妇女领域全球治理贡献智慧,与全球妇女携手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坚定决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杨晨曦认为,白皮书全面阐释中国将妇女发展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战略路径和历史性成就,既回应国际关切,更主动宣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有利于强化中国在全球性别议程中的规范塑造力和国际话语权。

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凌友诗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妇女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仅让中国妇女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全球妇女事业进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制度优势筑牢妇女全面发展保障基石

坚实的制度支撑,是妇女事业行稳致远的底气。

各族各界妇女一致表示,作为见证者、参与者,深切认识到新时代妇女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四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白皮书展示了中国以国家发展规划为引领,构建统一衔接的妇女发展规划体系,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魏义方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白皮书强调‘促进从法律政策源头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我们成立妇联执委工作室、搭建‘妇女维权绿色通道’的实践高度契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女律师协会副秘书长、天津张盈(武清)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岚表示,“正是不断完善的法治保障,让我们的妇女维权服务更精准高效。”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兼)董乐深切感受到制度对女性发展的支撑作用,“女性正从科技领域的‘参与者’加速迈向‘引领者’,这离不开可持续的‘制度土壤’。”她表示,未来将推动建立女性科技工作者专项扶持机制,助力更多女性突破职业瓶颈,为人工智能事业注入“她力量”。

各级妇联干部纷纷表示,白皮书深刻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伟力,一致表示要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妇联改革,带领广大妇女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上海市浦东新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潘秀红深刻感受到我国建立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妇联组织联动、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所发挥的制度优势,“让浦东新区妇联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家庭的中心工作中更有底气、更具活力。”她表示,浦东妇联将把白皮书的精神融入各项具体工作,让“娘家人”的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力度,共同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游丽遐表示,博州始终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切实为妇女成长成才、实现价值创造良好条件,“将以白皮书为指引,持续深化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全力推动博州妇女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多边和区域妇女发展议程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提出性别包容倡议,为全球数字时代的性别平等事业指明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晶波表示,广西将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妇女组织交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性别包容发展。

以新的更大贡献书写“半边天”的新时代答卷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

白皮书强调,中国妇女自觉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这一表述引发社会各界妇女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干诠释“半边天”担当。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踊跃留言点赞:微博用户“永远是永远都没有结束的永远”写道,“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微博用户“布拉迪安妮”感慨,“给女孩们读书和成长的机会,她们能创造无限可能”;抖音用户“超级呼啦圈”“冯千蜜”则以“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女性的贡献”,真诚表达对妇女力量的认可……

在各行各业,女性奋斗者的身影格外亮眼。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桂芳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基层工作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被提及,“白皮书将基层妇女的奋斗与贡献纳入其中,让大家的努力被‘看见’,这是最珍贵的认可,也让基层妇女干事更有底气。”

“扎根祖国乡村实践,我真切感受到国家为妇女发展搭建的广阔舞台。”湖南源容开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源表示,将发挥国际视野和专业特长,带领合作社积极探索数字化种植,帮助农村妇女掌握新技能,用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巾帼力量。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徐涟表示,协会将带领广大女性艺术工作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用笔墨丹青描绘时代气象,以更多彰显中国精神、女性力量的美术精品,为文化繁荣贡献巾帼智慧。”

白皮书也引发港澳妇女界共鸣。“白皮书的发布对澳门妇女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妇联常委、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永远会长贺定一表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澳门妇女发展与国家整体步伐同频共振,“相信在白皮书引领下,澳门妇女将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光芒。”

“白皮书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政策与妇女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金玲表示,香港妇女愿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为全球妇女事业的交流合作贡献独特力量。

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布,在国内引发热烈反响的同时,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英国卫报、印度联合新闻、纳米比亚通讯社、迪拜中阿卫视、老挝等多家海外媒体纷纷转发或援引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报道内容,客观介绍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方面的务实行动。

“白皮书的发布,彰显了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方面的坚定承诺。”中非共和国妇女保护部合作司司长安娜特·吕克蕾丝·藏加克皮乌埃·内达芒戈表示,感谢中国积极支持包括中非共和国在内的非洲国家提升女性地位,增强了妇女在经济与社会决策中的话语权。

各国留学生也纷纷称赞中国政府持续为妇女发展赋能,为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来自巴基斯坦的努吉斯认为,白皮书不仅是一份国家报告,更是一个国家为确保全体人民充分公平参与而做出的战略承诺的有力见证。来自卢旺达的克洛蒂尔德表示,“将永远记得中国赋予我们的能量,感念中国始终致力于为女性赋能、支持女性取得积极成就。”来自利比里亚的莫菲表示,“中国在妇女发展领域的实践取得了里程碑式成就。”来自赞比亚的克里斯蒂注意到,从全国到省、市、县、乡、村建立的妇联组织,真正发挥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广大妇女团结起来谋求进一步发展。来自缅甸的优玛则希望,本国也可以采用白皮书中提到的战略,巩固完善制度,优化配置资源,服务妇女儿童。

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中阿卫视记者蔼霖娜深切感受到,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全面的、历史性的,也为加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作出了重要贡献,必将在本国乃至全球的妇女事业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周韵曦 耿兴敏 杨一帆 王春霞 高亚菲 王江平 高峰 程浏可 高雅

编辑/刘世康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