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奶辣风”服装利润翻3倍!电商平台卖成人化童装,谁在害孩子?

发布时间:2025-09-21 15:59:47  浏览量:1

前段时间中山漫展的一幕,至今让不少人感到揪心。

现场有两位不满10岁的女童,穿着暴露的紧身衣与半截黑丝袜,对着镜头摆出刻意的姿势,还主动询问摄影师“能给我拍张照吗”,手里举着写有“求大佬给返图”的牌子,牌子上甚至印着引流二维码。

后续核实发现,这是某培训机构精心策划的付费直播,目的是通过女童吸引流量、获取商业利润,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的父母就在一旁默许,只因有利可图

现场工作人员见状十分气愤,当即要求女孩更换得体衣物,家长虽配合带孩子去换装,可换完衣服后,女童又立刻跳起成人化舞蹈,拍摄带有不当暗示的视频。这一事件引发全网愤怒,然而这只是儿童相关不良商业现象的冰山一角,背后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乱象。

如今网上出现一种所谓“奶辣风”的穿衣风格,实则是将儿童的幼态特征与成人化的性感元素强行融合,制造出不协调的反差。

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相关服装,能看到大量8到15岁的女童模特,穿着包臀装、吊带装、女仆装、抹胸装、丝袜装等成人化服饰,用稚嫩的神态摆出各种刻意姿势,引导消费者下单。

即便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质疑这种风格不合适,商家却始终不愿整改,只因这类带有不当暗示的服装利润,是普通儿童服装的3倍以上,高额利润让他们甘愿冒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举牌”这类灰色交易。有些12岁左右的女孩,想通过这种方式赚零花钱,会在同学或校外人员的引导下,在网上发布“求举”的图片或视频。

内容大多是穿着女仆装、JK水手服,举着写有“第一次举牌,有点紧张,求宝宝们支持”的纸张。只要外形条件稍好,很快就会有人联系,手把手教她们如何“赚钱”。

现在这类不良交易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有专门的微信群沟通,有“服务老师”指导,有“猎头”开拓客源,运作模式堪比正规公司。有些刚上初中的女孩,通过这种方式一个月能赚几千元,看到收入比父母还高,便逐渐荒废学业,一步步走上错误的道路。

除了这些明显的乱象,还有些隐蔽的不良模式,比如部分自媒体博主制作的“亲子”视频。不少人曾刷到过“女儿和妈妈争风吃醋”的内容,起初大家可能觉得只是孩子天真有趣,可深入了解后发现,这类视频因播放量高,被大量博主批量复制。

或许有人会说“小孩子不懂事,爱穿什么、做什么没关系”,但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尚未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长期接触并参与这类成人化、带有不当暗示的活动,会让他们出现早熟行为,对“暴露”的尺度缺乏正确判断。

更严重的是,这是带有牟利目的的商业行为,10岁左右的孩子能直接拿到报酬,对这个年龄段的他们来说,几百甚至上千元的“收入”很容易让人沉迷,有些孩子还会带动闺蜜、同学一起参与拍摄,导致受影响的群体不断扩大,而且受害者不仅有女孩,也有男孩。

2023年12月发布的第五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7.2%,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手机、平板等设备。一旦他们打开网络,很容易看到这类不良内容,长期接触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更可怕的是,这种影响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让他们误以为“用身体换钱”是正常、合理的事,而背后推动这些乱象的人,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错误引导。

现在就连儿童表情包,也出现了不当倾向,试图模糊不良暗示的边界。如果社会对这些现象始终不够重视,总以“小孩子不懂”为由一笑而过,等到这些孩子长大,对不良行业形成错误的包容态度,甚至未来在重要岗位上影响相关决策,后果将不堪设想。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保护他们免受不良商业行为的侵害,需要家长、平台、监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及时重视、主动干预,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避免因现在的忽视,造成未来无法挽回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