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批评孩子忌口4句话,多说5句话,孩子愿意改错还特别感谢你

发布时间:2025-09-21 12:00:00  浏览量:2

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就是不长记性!”

隔壁小铭妈妈又开始吼了,有时候我也挺纳闷,小铭怎么每天都能给他妈把柄呢~

这不今天闹得还挺凶,小铭“嘭”的一声关上房门,也没能挡住妈妈在房门口继续数落他。

这对母子真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时遇到了小铭妈妈就一肚子委屈:“我批评他还不是为了他好,他怎么能跟我对着吼呢?”

其实孩子在听到父母的负面评价时,瞬间就会进入负面情绪风暴中,他会马上拿起武器自卫反击,根本就听不到你讲的道理。

孩子屡教不改?只因为你批评时的语言用错了!

这是在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直接攻击孩子本身,否定孩子整个人!

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发现:经常被父母贴这种负面标签的孩子,自尊和自信会受到严重打击,产生强烈的无助感。

他会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自己本身就很笨、很差劲、干啥啥不行,既然如此,那还有必要努力吗?

虽然现在有更多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但仍然有43.9%的父母会采用比较式打击法,来督促孩子向优秀的人学习。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比较只会让孩子感到被否定、被羞辱,安全感消失殆尽。

孩子会越来越逆反:你越说他好,我就越不学他!甚至在学校去霸凌那个父母口中的好孩子!

这是在用“抛弃”来威胁孩子,是一种情感暴力,也是语言暴力。

孩子会瞬间感觉全身紧绷,就好像被扔在了孤岛。

他可能会妥协,但“为了不被抛弃,才都听妈妈的”这并不利于孩子真正取得进步。

他也可能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凡事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用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这一招只能管用到10岁,之后孩子跟你差不多高了,他就敢跟你叫板了!

压制性教育,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他只会编织更多谎言来掩盖错误。

把失败、错误转化为孩子的成长机会,鼓励孩子分析错误原因,从错误中学习,能提升他的抗挫能力。

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让他知道犯错不可怕,父母会和他一起面对。

先共情孩子,然后引导他思考如何改进。

这能让孩子更愿意采取行动,努力改正错误。

用观察代替批评指责,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看见了,心理能量被灌满。

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期待,又没有给孩子很大压力。

父母的信任,往往能让孩子有更多动力去挑战自己,取得进步。

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为什么这些话更有效?

因为孩子在被批评时,大脑会进入防御状态,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随之关闭。

我们必须用我们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此时大脑才更容易接受新信息并进行整合思考。

所以,教育往往发生在你和孩子平等聊天的时候,而不是在剑拔弩张的时候。

比如我和我家Coco就喜欢在睡前深度交流,一些价值观问题、霸凌问题、改错问题,我们都是在睡前聊聊就搞定了,还能帮孩子舒缓学习压力,带着微笑入梦。

一开始不知道聊什么,我就照着这本《365个睡前亲子话题》跟Coco聊天,每天一个话题,涵盖了学习与规划、幸福与家人、秘密与爱好、对与错、生与死,聊一整年都不带重样的!

内页就像一本亲子手帐,能记录当天的心情、孩子的回答,从这个问题发展出的相关话题等等,每天记录一下,一年后记满一本,当做成长手册送给孩子,特别有仪式感。

当时就照着书聊了一周,我就感觉到了Coco的变化,跟我更加无话不谈了,不再避讳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任何事情都能拿出来说,感觉母子之间心贴得更近了。

聊得久了就发现,孩子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抗挫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在慢慢提升,遇到事情他比同学更有思路、更有办法,也更有自己的主见了!

再遇到犯错误的情况,都不用我批评,他自己就能认识到严重性,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特别省心。

家有儿女,咱们也得更新下语言系统,照着这本书里的话题跟孩子多聊聊天,比批评100句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