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高情商的妈妈这样回答~
发布时间:2025-09-15 22:39:33 浏览量:1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早上起床的混乱中,你可能听过孩子这样说。也许你正在套袜子、催刷牙,听到这句话,脱口而出的回应是:“不去怎么行?大家都要上学的。”
你以为是在沟通,其实只是在回应话语的表面。
这一刻,你听见的是“事实”:“孩子说他不想去幼儿园”。但你没有听见——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语气低落?是不是眼睛红红的?是不是夹带着一点儿委屈?
孩子真正想表达的,也许根本不是“我讨厌幼儿园”,而是“今天我好累,好希望你能多陪我一会儿”。
这就是“四维倾听”带给我们的视角转变:不只听“他说了什么”,更要听出“他为什么这么说”。
01
什么是“四维倾听”?——听懂背后的信息
我们习惯用耳朵听话,却很少用心去理解。四维倾听法提醒我们,每句话其实都有四个层次的信息:
事实:说了什么?
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
情绪:怎么说的?
是赌气?是害怕?还是疲惫?
前提:为什么这么说?
是不是昨天在幼儿园被批评了?是不是和同学闹了别扭?
目的:他希望我怎么回应?
是想获得理解?寻求安慰?还是只是不想被逼着走?
当我们只回应“事实”,就容易落入训斥、说理、威胁的老路子。
但如果我们能多听三层,就能看见孩子真正的需要,回应的方式也会完全不同。
02
一个真实的案例:那天早晨,我没有催促
有一次,女儿也是一脸不高兴地说:“我不想上学。”
我正准备说“快点穿衣服”,但看到她眼圈发红,我停了下来,蹲下来问她:“今天怎么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她摇摇头,低声说:“我昨天画画被老师说了,觉得同学都看我。”
我没有再说“老师也是为你好”这些话,而是轻轻搂住她,说:“你一定觉得有点难过吧,被批评的时候不太舒服。”她点点头,眼泪就掉下来了。
那天我晚了5分钟送她去学校,但她回头对我说:“谢谢你,妈妈。”
孩子说“不想去”,不一定真的是不想,而是心里装着太多东西,需要先被看见。
03
为什么“四维倾听”特别适合亲子沟通?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到:“当一个人被真正理解和接纳时,他才会成长。”
孩子每天在学校经历很多事情,他们语言能力还不成熟,常常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感受,就只能用“我不想去”“我讨厌老师”“你不要管我”这些“表面话”来试图传达。
如果家长习惯性否定、忽视、扭转孩子的表达,会让孩子觉得——“我的感受不重要”“我说了也没用”。而当我们用“四维倾听”去回应:
“你是不是今天有点难过?”
“你说不想去,是不是因为昨天的事还没过去?”
“你希望我能陪你多待一会儿,是吗?”
这些话,不仅缓解了冲突,还建立了亲子间的信任和安全感。
04
如何练习“四维倾听”?三个建议
听话,更听情绪
孩子说“不想”,可能是在表达“我很焦虑”“我好孤单”“我累了”,多问一句:“你是因为……才这样说的吗?”
识别前提,不急着解释
他也许不是在否定学校,而是在对某个具体的“难”说不。别急着讲道理,先找出那个“难”是什么。
回应目的,让孩子感到被懂
有时候孩子要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你的一句:“我理解你。”
我们都不完美,不可能每次都做到共情、接纳、精准回应。但我们可以试着每天多一点点练习:少判断,多倾听;少说理,多理解。
当你开始练习“四维倾听”,你会发现——沟通变得不再那么累,孩子也越来越愿意说心里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