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绝育之国!宠物比儿童多,奖励54万都不生,韩国或成首个消失国家

发布时间:2025-09-20 15:34:13  浏览量:1

文 | 不似少溓游

编辑 | 不似少溓游

韩国或因不生小孩成为未来全球第一个“消失”的国家?

事实证明,是的,而且未来并不远。

01

1798年,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马尔萨斯陷阱。

他认为当人口数量达到资源承载极限时,自然界就会通过战争、瘟疫、饥荒等方式强制削减人口,从而恢复生态平衡。

每个王朝兴衰的历史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人口达到顶峰后必然迎来动荡与衰退,随后重新开始新一轮繁衍周期。

这一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广泛接受。

人们相信无论人口如何波动,最终都会自动回归正常轨道。

直到1968年,美国人约翰·卡尔洪做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彻底动摇了这种认知。

他建造了一个被称为“25号宇宙”的理想环境:

恒温、食物充足、水源不断、没有天敌、没有疾病。

在这个理论上可以无限繁殖的空间里,他放入了八只健康的老鼠—四公四母。

起初一切顺利,老鼠们迅速适应环境,在前104天内处于稳定探索阶段。

从第105天开始,繁殖正式启动,数量每55天翻一番,进入了所谓的“黄金发展期”。

然而随着密度增加,社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

强壮的雄鼠开始占据最佳区域,垄断交配权,形成明显的等级制度。

大量弱势公鼠失去领地和配偶机会,被迫挤在边缘角落。

到了第315天,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尽管资源完全充足,鼠群整体繁殖速度却突然大幅下降。

卡尔宏深入观察后发现,那些无地可居的老鼠选择了“躺平”。

它们不再争夺领地,也不再追求交配。

转而专注于梳理毛发、美化自身,甚至出现雄鼠之间相互依偎的行为。

更令人惊讶的是,雌鼠因需要为后代争取生存空间而变得极具攻击性。

但受限于体能,难以成功。

许多幼鼠出生后很快被赶出巢穴,缺乏基本社交训练。

这些幼鼠长大后极度孤僻,不愿交流,终日独处,被称为“美丽的人”或“宅鼠”。

整个鼠群逐渐分裂成两极:少数强势个体持续繁殖,大多数则彻底放弃生育责任。

虽然总数量因前期积累仍在高位,但新生个体越来越少。

最终,鼠群进入不可逆的衰退通道。

第1780天,最后一只雄鼠死亡,25号宇宙归于沉寂。

这个实验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

即使物质条件完美,过度拥挤和社会压力仍会导致物种自发停止繁衍。

这不是资源枯竭导致的灭绝,而是心理与社会机制崩溃引发的自我消亡。

当时不少人质疑该实验的适用性,认为老鼠不能代表人类,封闭空间也不符合现实。

争议持续多年,直到21世纪初,一个国家的现实发展让全世界重新审视这个实验。

02

牛津大学人口学家大卫·科尔曼曾发出警告:

如果趋势不变,韩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因低生育率而自然消失的国家。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此前从未有过“国家因没人出生而灭亡”的说法。

韩国政府立即展开预测。

结果显示若维持当时水平,到2750年韩国将不再有新生儿出生,人口逐步归零。

这一数字让韩国上下震动,政府随即启动大规模鼓励生育政策。

从婴儿津贴到父母补贴,从住房支持到教育减免,几乎涵盖育儿全过程。

2023年12月,仁川市更是宣布:生一个孩子奖励一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万元。

据韩国官方统计,自2016年以来,政府已在生育激励上投入超过300万亿韩元。

出台相关政策多达百余项,几乎穷尽了所有常规手段。

参考资料:每日经济新闻2023-12-19“重金求子”!韩国一地宣布:新生儿奖励1亿韩元!约人民币55万元……

然而效果微乎其微,生育率继续一路下滑。

2018年,韩国生育率跌破警戒线,降至0.98,成为全球首个低于1的国家。

到了2024年底,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跌至惊人的0.65。

这意味着每代人规模只有上一代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口呈断崖式萎缩。

按照此速度推算,韩国可能在本世纪末就面临功能性灭绝。

曾经预测的2750年消失时间表,或将提前一百多年实现

面对危机,前总统尹锡悦公开呼吁民众多生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尹锡悦本人并未育有子女。

韩国总统尹锡悦鼓励生孩子的海报

他的号召引发了巨大争议,尤其是韩国女性群体反应强烈。

不少女性在网络上表达不满,主张建立“只有女性的世界”,拒绝为国家承担生育义务。

与此同时,部分男性沉迷网络虚拟世界,甚至卷入侵害女性权益的“N号房”事件。

两性关系紧张,信任崩塌,进一步加剧了婚育意愿的低迷。

如今的韩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宠物数量远超儿童。

数据显示,韩国养宠家庭已超过养育孩子的家庭。

在首尔街头,遛狗的人比推婴儿车的多得多。

宠物经济全面超越婴幼儿市场,无论是宠物食品、用品还是医疗服务,消费额均碾压儿童同类产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养猫养狗,而不是结婚生子。

他们宁愿花高价给宠物买进口粮、做美容、看病住院,也不愿承担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

参考资料:上观新闻2025-7-1不养孩子养宠物,近三分之一韩国人“有宠万事足”

03

这背后并非单纯的“自私”或“享乐主义”,而是沉重的生活压力所致。

以房价为例,首尔核心地段均价位居世界前列,普通工薪阶层几乎无法负担。

更严峻的是,韩国一半以上人口集中在首都圈,意味着大多数人必须面对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

租房同样艰难,一套像样公寓的月租金可达上万人民币,占收入比重极高。

就业形势同样严峻,大企业如三星、现代等长期被特定阶层垄断。

许多岗位存在隐性“世袭”现象,普通人难以进入。

想要获得稳定工作,只能挤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这条独木桥。

而这三所名校录取率极低,竞争异常激烈。

为此,韩国家庭不得不投入巨资让孩子从小补习。

据统计,韩国家长平均将收入的70%用于子女教育支出,比例全球最高。

此情此景,年轻人对生孩子望而却步。

不婚、不育、不出门成为常态,“三无人生”流行于年轻一代。

他们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刷手机,过一天算一天,也不愿背负沉重的家庭责任。

这与“25号宇宙”中的老鼠何其相似:

当生存空间被挤压,社会上升通道关闭,个体便主动放弃繁衍。

不同的是,韩国并非封闭系统,许多人选择移民海外寻求出路。

但即便迁徙至他国定居,韩裔群体的生育意愿依旧低迷,生育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文化惯性一旦形成,很难通过地理迁移彻底扭转。

低欲望、高压力的社会模式仿佛已刻入集体意识。

韩国现状表明,真正的威胁或许不是“不够吃”,而是“不想生”。

人类可能像25号宇宙的老鼠一样,主动退出繁衍游戏。

韩国的危机给全世界一记重拳。

它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更是一种现代社会困境的极端体现。

如果连物质最发达的社会都无法维持基本生育率,那么其他地区是否也会走上类似道路?

目前日本生育率为1.2左右,中国2023年已降至1.0以下,欧洲多国也长期低于替代水平。

放眼全球,低生育率已然成为一种广泛蔓延的普遍态势。

韩国也许不是唯一会“消失”的国家,但它很可能是第一个走到终点的。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2021-3-8韩国人口危机:生育低谷或使其成为首个消失的国家

当年轻人不再相信努力会有回报,当家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

当孩子被视为负担而非希望,文明的根基就开始松动。

25号宇宙里的老鼠拥有所有生存条件,唯独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今天的韩国,某种程度上也在经历类似的命运。

物质丰富,精神疲惫;技术先进,情感疏离;个体自由,集体萎缩。

倘若这种情形无法得到扭转。

“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这一状况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真正地成为现实。

毕竟,当一个社会让普通人觉得“不值得生孩子”时,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