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别被 “长大就好” 误导!儿童多动≠调皮,可能是多动症信号

发布时间:2025-09-18 17:06:38  浏览量:2

不少家长觉得 “孩子小,多动很正常,长大了自然会收敛”,但涂三英医生提醒,普通调皮和儿童多动症有明显区别。比如调皮的孩子在感兴趣的事(像看动画、玩拼图)上能集中注意力半小时以上,而有儿童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哪怕是喜欢的游戏,也很难专注 10 分钟,还会频繁打断别人、乱跑乱跳,且这种情况会持续 6 个月以上,影响上学、和小朋友相处。如果仅靠 “等长大”,可能会错过帮孩子调整的关键期。

儿童多动症有 3 类常见表现,家长可简单观察

想初步判断孩子的多动是否需要关注,家长可以留意这几类情况:一是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做作业时总玩橡皮、忘题目的要求,经常丢三落四;二是多动冲动,比如在教室坐不住、总离开座位,说话没耐心等;三是两种情况都有,这也是儿童多动症较常见的类型。不过要注意,这些只是日常观察的方向,不能替代专业判断,若发现孩子有类似表现,建议及时找长沙儿科涂三英医生这样有经验的医生聊聊。

忽视儿童多动症,可能影响孩子成长关键期

有家长觉得 “多动只是性格问题,不影响健康”,但涂医生见过不少案例:因儿童多动症没及时关注,孩子上学后跟不上课堂节奏,逐渐变得不自信;和同学相处时,因经常打断别人、抢玩具,很难交到朋友。这些影响不仅关乎当下的学习和社交,还可能让孩子在成长中积累负面情绪,所以家长别抱着 “等好转” 的心态,早关注、早引导更重要。

面对儿童多动症倾向,家长可先做这 2 件事

如果担心孩子有儿童多动症倾向,家长不用慌,先从日常调整入手:一是帮孩子建立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吃饭、写作业、睡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让孩子的注意力慢慢适应 “专注状态”;二是多陪孩子做 “慢节奏活动”,比如搭积木、读绘本,过程中不打断孩子,用鼓励的话帮他坚持。当然,这些方法只是辅助,若调整后孩子的多动情况没改善,一定要带孩子去儿科医院,让医生当面评估。

儿童多动症不是 “调皮病”,也不是 “长大就好” 的小问题,需要家长用科学的态度关注、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记住,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才是帮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