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能把英语学好的小孩儿,身上都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5-09-20 11:57:58  浏览量:2

那些英语学得好的娃,身上都有啥不一样的劲儿 。我带过大大小小几百个小朋友,从小学到小学6年级,那些能把英语说得溜溜的小孩儿,真不是家庭条件优渥的,手里资源多的,也不是报的培训班高大上的。甚至频繁出国游学,参观过世界名校的也不见得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我简单总结了一下,英语学得好的,一定是会倾听的小孩儿,他们身上到底具备啥劲儿呢?

一、心里的想法和性格:不抵触,才学得进

打心底里感兴趣,不是被逼的

他们不觉得英语是 “要背单词的讨厌学科”,反而像发现了个新玩具 —— 比如喜欢看英文动画片、翻彩色英文绘本,甚至玩英文小游戏时,都觉得 “有意思”。这种自己想探索的劲儿,比爸妈催着学、老师逼着背管用多了。

不怕说错,敢张嘴就赢了

这一点太关键了!他们才不管 “这句话语法对不对”“这个词发音准不准”,更不怕别人笑。学会个新单词、新句子,就敢试着说 —— 比如看到猫就喊 “cat”,想吃苹果就说 “apple”。他们好像天生知道:说错了没关系,多试几次就会了。

爱模仿,还 “脸皮厚”

听到动画片里角色的怪语气、英文歌的调子,或者老师读单词的声音,他们就爱跟着学,重复好几遍都不烦。比如喜欢某句动画台词,能翻来覆去念叨,不知不觉中,口语和语感就练出来了 —— 说白了就是 “敢学、敢说,不害羞”。

能专心,还会观察小细节

看英文动画、听英文故事时,能安安静静待一会儿,还会注意到小细节:比如图片上的 “苹果” 对应着声音里的 “apple”,某个词在故事里反复出现,或者句子读起来 “有节奏”。这些小观察,其实都是在悄悄学英语。

二、学习的办法和习惯:不痛苦,才坚持得久

常接触,哪怕每天就十几分钟

他们学英语不是 “每周上一次课,平时就扔一边”,而是每天都碰一点:比如早上听 15 分钟英文儿歌,晚上看一集短动画。别看每次时间短,攒起来比 “每周一次熬 2 小时” 管用多了 —— 就像每天吃一口饭,比一周吃一顿撑到强。

学了就用,不把英语当 “书本里的东西”

他们会把学的词和生活绑在一起:看到路边的狗,就说 “dog”;坐汽车时,会念叨 “car”;吃香蕉时,能想起 “banana”。这种 “看到啥说啥” 的习惯,才是学语言最实在的办法 —— 毕竟语言本来就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背的。

找到自己喜欢的学法学

有的娃喜欢 “听”—— 听歌、听故事就记得牢,这是 “靠耳朵学”;有的娃喜欢 “看”—— 看绘本、看动画才入脑,这是 “靠眼睛学”。这些学得好的娃,大多在爸妈或老师帮衬下,找到了自己舒服的方式,不用硬套别人的方法。

隐约知道 “怎么学能记住”

比如看完一个英文故事,会主动说 “再看一遍”;听一首英文歌,会要求 “再放一次”—— 他们知道多重复几遍,就能记住里面的词。遇到不认识的词,还会试着 “猜”:比如看动画时,看到画面里是 “蛋糕”,就猜那个词是 “cake”。

三、身边的环境和支持:有土壤,才能长好

这部分不是娃自己的本事,但没它,前面那些优点都难发挥 ——

家里不逼娃,还陪娃一起玩英语

爸妈不把英语当 “任务”,不会说 “你必须背完 10 个单词才能玩”。反而会陪娃一起看英文动画、读英文绘本,甚至玩 “英文猜谜” 的小游戏 —— 把英语变成亲子互动的一部分,娃自然不抵触。就算娃说错了,爸妈也不批评,只会说 “没关系,再试试”。

学的内容,得让娃 “看得懂、感兴趣”

给 8 岁的娃看幼儿启蒙动画,他会觉得 “太幼稚,没意思”;给 5 岁的娃讲 “过去式、现在式”,他根本听不懂。学得好的娃,接触的内容都是 “跳一跳够得着” 的:比如看动画时,就算听不懂词,看画面也能猜懂情节;读绘本时,里面的图多、字少,还讲他喜欢的 “小恐龙”“小公主”。

娃能尝到 “学会的甜头”

比如听懂了一个英文笑话,忍不住笑出来;看完一集没字幕的动画,能跟爸妈讲 “里面讲了什么”;甚至用英语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得到一句 “你真棒”—— 这些小成就感,会让娃觉得 “学英语真有用、真开心”,然后更愿意学,越学越顺。

最后总结下:

英语学得好的娃,不是 “天天做题的乖学生”,更像 “敢探索、爱折腾的小玩家”—— 他们不怕说错,对啥都好奇,还刚好有个不逼他、能帮他的环境。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优点不是天生的!大多能靠爸妈引导、靠环境培养。想让娃学好英语,别先想着 “报什么班、买什么资料”,先保护好他的兴趣 —— 别让他觉得英语是 “负担”,先让他觉得英语 “好玩、有用”,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