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宝宝短裤总脏脏的?一文了解儿童功能性便秘
发布时间:2025-09-19 15:01:29 浏览量:1
近日,一位妈妈领着7岁女儿来到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消化一科门诊就诊。妈妈说,这半年,经常发现孩子短裤上有大便,怀疑是有啥问题。
医生经过询问病史及必要的相关检查,诊断为儿童功能性便秘。在给予改善饮食习惯、口服药物治疗2周及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目前1-2日排软便1次,短裤不再有大便,家长和孩子都特别开心。
那么,儿童功能性便秘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消化一科主任韩兆香就跟大家说说。
儿童功能性便秘
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生率为0.3%-8.0%,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发病年龄高峰为2-4岁。
病因包括: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恰当、肠道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家族史等。
1.宝宝添加辅食后,饮食过于精细少渣,膳食纤维素太少(膳食纤维能增加便量,吸收水分,软化大便,利于排便)。
2.当宝宝食物成分不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或者碳水化物中谷物类食物不足,单纯米粉或者面粉容易导致便秘。
3.部分学龄前或青春期孩子,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突然改变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排便时疼痛、肛裂疼痛、对卫生间环境不适应等均可导致便秘。
4.部分便秘患儿存在结肠或直肠肛门动力障碍,结肠无力和出口梗阻会形成功能性便秘。
5.当有便秘家族史时,宝宝也容易出现便秘,可能与体质遗传因素有关。
6.部分生长发育迟缓或者自闭症患儿易出现便秘,原因是胃肠功能发育滞后、膳食纤维不足、活动量过少等。
诊断
4岁以下宝宝,符合下列2项条件,并持续1个月以上:
1.每周排便2次或
2.能自行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3.有大量粪潴留史。
4.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
5.直肠内有巨大粪块。
6.排出粪便粗大以致于堵塞马桶等。
伴随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减退和 (或)早饱。一旦大量粪便排出,这些症状很快会消失。
4-18岁的孩子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
1.持续2个月以上,但肠易激惹综合征(IBS)诊断依据不足。
2.排便2次/周或不足2次。
3.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4.有大量粪潴留史。
5.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
6.直肠中有巨大粪块。
7.排出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马桶等。
处理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包括富含膳食纤维谷物及蔬菜、水果。
2.排便习惯训练,养成每日定时定点排便习惯,一般餐后半小时排便为最佳时间。
3.增加运动量,保持患儿精神愉悦。
4.对于便秘的治疗,首先解除大便嵌塞,给予开塞露灌肠,渗透性通便(如乳果糖、聚乙二醇),其次是维持治疗(乳果糖、聚乙二醇)。
检查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儿科消化科门诊的常见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同时也需要家长配合。
消化科医生会评估孩子便秘时间,排便困难程度,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片、钡餐检查、B超、肠镜、排便造影、肛门直肠测压等检查手段,排除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脊髓畸形、内分泌及代谢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消化系统病变等疾病。如果确定是功能性便秘,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改善饮食成分及配合生物反馈治疗等手段治疗便秘。
长春市儿童医院消化一科门诊长期开设便秘专病诊治,门诊4名高年资专科医生出诊,根据每个患儿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家长、患儿,三方携手,一起努力,保证胃肠无忧。
消化一科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消化一科前身是原消化内科,成立于1957年,至今已有68年的历史,是吉林省最早的儿童消化科。
科室在常见消化疾病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治疗手段先进。对食道反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小儿消化道出血、各种原因的呕吐小儿急、慢性腹泻、脱水、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小儿慢性腹痛、小儿便秘各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婴幼儿反刍综合征、周期性呕吐、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厌食、营养不良肥胖症各种食物过敏及代谢性疾病)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在危重病抢救方面,也有丰富经验,为诊疗提供保障。
复审:王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