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市妇联调研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18 17:44:08 浏览量:1
为进一步落实《太仓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我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近日,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印亚瑜,副主席施海鹰分别赴璜泾镇、沙溪镇、浮桥镇、浏河镇实地调研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情况。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华南社区、新北社区、浮南社区和新塘社区,听取了社区相关领导对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社区基础设施、制度建设、活动开展以及文化特色等情况。调研组对各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要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制度、空间、服务、文化建设全过程,每个社区要挖掘地域文化底蕴,打造出“一区一品”,充分发挥儿童友好阵地作用,真正让儿童和家庭从中受益,彰显太仓城市“温度”。市妇儿办工作人员根据评估指标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璜泾镇华南社区
“泾色年华 佑童成长”
华南社区以“儿童优先、全程参与、共建共享”为核心,打造“泾色年华 佑童成长”儿童品牌,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安全、包容、快乐的社区环境,提升儿童及其家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空间友好,打造安全有趣的成长场景。改造升级水韵东方小区室外500㎡的“儿童友好乐园”,新增100㎡室内儿童服务站,集儿童议事、游戏、阅读、家长休息于一体。联合荣文村开辟“一米菜园,打造自然教育空间,同步设置科普标识牌,将自然教育融入日常。
服务友好,构建全周期儿童关爱体系。开设“七彩夏日”课堂,开设知识学习、实践探索、兴趣培养类课程。建立社区特殊儿童信息台账,关爱特殊儿童成长,为4名困境儿童链接助学资源,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互动与情感联结。
政策友好,搭建儿童议事平台。成立社区“小南鸽儿童观察团”,每月召开1次会议,邀请8-12岁儿童围绕社区活动安排、设施改进等议题建言献策,累计收集儿童建议10余条,其中“增加儿童游乐设施”、“丰华苑架空层改造”、“打造美丽楼道”等建议已落地实施。
沙溪镇新北社区
聚力新融 童新同行
新北社区围绕“聚力新融”社区总品牌,以“童新同行”为品牌核心,紧扣“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友好理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丰富活动内容、强化多元参与,努力为儿童打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重塑社区成长空间,构筑童梦栖息之地。新北社区以儿童需求为导向,让每一处场所都承载教育意义、社交功能与情感价值,真正实现“儿童友好”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打造了儿童赋能的创想基地——“童新同行”工作站、温馨共读的成长港湾——白云花园亲子驿站、自由探索的游乐天地、童新同行儿童友好广场。
以童眸丈量世界,用温暖筑造未来。新北社区通过童议·共治未来、童阅·书香润心、童创·指尖生花、童护·爱无边界、童安·生命防线、童法·正义萌芽、童心·向阳生长、童绿·万物共生等八大主题模块的立体化实践,将儿童视角融入社区治理脉络,让稚嫩的声音成为改变社区的力量,在平等对话中培育未来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浮桥镇浮南社区
“童心‘浮’梦”
浮南社区坚持以促进儿童优先发展为宗旨,聚焦儿童需求,在儿童活动空间、社区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中,打造“童心'浮'梦”儿童友好品牌以及两位小向导——“浮浮”与“禾禾”。
“悦成长”创设儿童空间。整体规划设计望江楼三楼近千平米儿童功能区域,设有儿童阅读室、体育活动室、烹饪室、母婴室、心理咨询室等活动室。专门设计儿童专属卫生间,成长楼梯等,每个空间都秉持"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情感需求等多维度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打造安全、友好的成长环境。
“悦实践”开展特色活动。结合太仓民俗特色、农耕特色,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群体开展“环保小卫士,分类大冒险”的垃圾分类活动、“太仓传统节日”主题的手工DIY活动、“二十四节气”农耕研学活动、非遗手工制作、关爱特殊儿童等特色活动。
“悦参与”聆听儿童声音。从“一米高度”出发,成立“童心'浮'梦”儿童观察团,聆听儿童声音,听取儿童建议,不断增强儿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打造“童参与、童探索、童实践、童有爱”的儿童友好社区,让小朋友也能成为社区的“小主人”。
浏河镇新塘社区
文墨新塘 童‘xin’相伴成长
新塘社区锚定“立足一米高度,童学相伴成长”目标,打造“文墨新塘 童‘xin’相伴成长”儿童友好品牌,构建资源整合、阵地共建、服务联动的儿童友好生态体系。
多元参与打造童趣空间。社区联动辖区幼儿园、小学、卫生院等多元主体形成共建合力,科学规划室内外分龄儿童活动阵地,打造安全体验角、亲子阅读漂流站、童乐园、书画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空间,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专属的儿童友好空间。
四大维度助力儿童成长。立足儿童成长需求,聚焦安全守护、自然探索、社会实践与情感发展四大维度,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家庭教育讲座、爱心暑托班、农业研学、传统节日、职业体验等特色活动,在丰富儿童成长体验的同时,有效提升儿童社会参与能力、筑牢亲子情感联系。
赋能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组建“童‘xin’相伴成长”儿童观察团,建立观察团“三个小组”机制,引导孩子们参与社区事务,培养主人翁意识和协商共治能力。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太友好 童未来”主题,全面开展儿童友好城市九大单元建设,推动儿童事业高质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20个儿童友好社区,提前并超额完成行动计划预定目标。
下一步,市妇联将进一步推进落实苏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满足各年龄段儿童健康成长需求、厚植儿童成长沃土,在儿童友好单元建设上、儿童友好服务上下功夫,打造更多儿童友好公共空间样板,创造有利于广大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