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闯鬼屋玩密室危险重重

发布时间:2025-09-18 08:00:00  浏览量:1

“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去玩密室了,我也想去!”在商场里,7岁的九九拽着妈妈宋女士的衣角,眼神里满是期待。曾以成人消费者为核心的密室逃脱、鬼屋类线下娱乐场所,正悄然掀起低龄化浪潮,有的店年龄甚至放宽至4岁以上。然而,记者走访北京十余家密室、鬼屋发现,由于存在主题血腥暴力,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地方对小朋友并不友好。

周末,朝阳区青年路某鬼屋门店吸引了不少低龄玩家。

不少密室做起儿童生意

“前几年,我也经常跟朋友玩密室。”90后宋女士一直以为,密室是成年人玩解谜、找刺激的场所,直到7岁的女儿最近多次提起同学去玩了密室,她才意识到,这一娱乐形式已在儿童圈流行。

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宋女士特意挑选了一家标注了“亲子”的密室,主题为“拯救喵星球”,瞧着温馨可爱,但实际体验却让她有些始料未及。走进密室的瞬间,房间突然熄灯,全黑的环境吓得女儿一哆嗦。虽然播放一段故事背景语音后,房间恢复了部分照明,但昏暗的灯光,加上有些悬疑的背景音乐,还是让孩子感到紧张,反复说着“妈妈,我有点怕,不想玩了……”

“说是亲子,但这昏暗的环境、突然的声响,对7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太有压力了。”宋女士说,自此之后,女儿再也没提过玩密室的事。

“三年前,店里90%的顾客都是18岁以上的年轻人。现在周末,中小学生能占到40%,刚过去的暑假占比甚至超过60%。”朝阳区的一家密室经营者张先生告诉记者,未成年人客群不仅数量多,复购率还高,成年人玩密室往往一个主题只玩一次,但部分孩子碰到喜欢的主题会反复玩,刷上好几遍。正因如此,尽管这家密室最初并非针对儿童设计,但部分非恐怖主题也开始向孩童敞开大门,“只要是8岁以上的孩子,监护人陪同就能玩。”

乱象

4岁以上就能玩 令人担忧

上述情况并非孤例。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密室都开始做起儿童生意。其中,有的是以前只向成人开放的密室或鬼屋,如今将接待年龄放宽,部分主题8岁以上就能玩;有的是专门为儿童打造的亲子密室,4岁以上的孩童都可以玩,部分密室还打出“锻炼孩子逻辑思维”“亲子互动新选择”等宣传语。

10岁女孩吓到不敢入睡

冒险刺激一直是密室游戏的主要特征,在幽暗封闭的密室里寻找线索、设法逃生,真的适合孩子吗?

近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了位于朝阳区青年路附近的一家鬼屋。在接待大厅里,记者看到了不少小学生。“孩子完全可以玩,你看这孩子才8岁,已经玩好几遍了。”现场工作人员说,只要年满8岁就能体验,如果孩子胆子大也可以不用家长陪同。

在前台,记者遇到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正在犹豫要不要体验。其中一个孩子反复询问鬼屋内容,明显感到有些害怕。这时,工作人员推荐她在门票外额外花10元购买“护身符”,这样就可以保证“鬼”不近身,也不会被强制单独做任务。

记者体验发现,这家鬼屋全程玩完约30分钟。在真正进入游戏场景前,玩家需要先看一段影片,讲述鬼屋的故事背景。画面里,受诅咒的校园内接连有学生“死去”,跳楼、中刀、失血等画面直白地呈现在眼前。进入鬼屋后,漆黑的宿舍、教室等空间有不少“尸体”假人和断臂残肢,卫生间的墙上、镜子上都有“鲜血”喷溅痕迹,装扮吓人的NPC(扮鬼演员)躲在暗处不时突然蹿出,有时还会手持着“刺啦”作响的模拟电击棒,对玩家进行追逐。整个体验过程有不少血腥暴力元素。

“早知道会这样,我绝对不让孩子去玩!”提起女儿小琪去鬼屋玩的事,市民林女士至今懊悔不已。小琪今年10岁,是在同学的邀约下,一起去了家附近商场里的鬼屋。“孩子告诉我,同学妈妈说‘很安全,就是吓着玩’,我想一群孩子一起去,应该没问题,结果把孩子吓得不轻。”玩完回来后好几天,小琪不敢单独入睡,晚上睡觉必须开着小夜灯,半夜也不敢单独上厕所。

在林女士的询问下,小琪讲述了那天在鬼屋的经历。鬼屋以一栋“废弃校园”为主题,进去后场景几乎全黑,只能摸索着通过一条狭长的走廊,陆续走进宿舍、教室、实验室、厕所等空间。在这些空间里,不仅有血肉模糊的“尸体”,还不时会蹿出身着血衣、披头散发、化着恐怖妆容的NPC。好几次,小琪都吓得闭上了眼睛,靠着同学连拉带拽才跑出了鬼屋。

提醒

不能靠恐怖游戏锻炼胆量

“恐怖鬼屋和密室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比成人想象中更大。”北京和睦家医院心理治疗师魏晨曦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大脑前额叶尚未完全发育,当外界突然发生强烈刺激时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有些孩子被惊吓后甚至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有些父母认为参与恐怖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这其实是错误认知,容易适得其反。

台阶又高又陡容易磕碰

除了主题恐怖血腥,还有家长反映,不少密室在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孩童的需求。

“本以为带孩子玩个亲子密室会挺有趣,结果失算了。”陈女士最近带着8岁的儿子乐乐体验了一家亲子密室。这家密室位于商场里,有多个主题可供挑选,儿子挑了“功夫熊猫”和“冒险家”两个主题进行体验,母子俩花费近180元。

陈女士说,相较于成人密室,这家儿童密室在空间装饰上的确更富有童趣,项目设计也比较适合小朋友,例如寻找某个物品、正确摆放物体位置、通过图形提示破解密码等。但每个主题只有一个板材隔出的小房间,所有项目都挤在一个空间里完成。“说是密室,其实就是在小房间里‘做题’,缺少那种场景沉浸感。”陈女士直言有些失望,“这家亲子密室价格也不便宜,但体验感差太远了。”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部分密室虽然开始向儿童开放,但在安全设计上不够细致。在一家转型做亲子密室的门店里,记者体验某主题时发现,原本用作成人密室的“机关门”并没有更换,这个门很重,孩子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推开;主题中有一个类似阁楼的空间,上下的台阶又高又陡,别说孩子,大人走起来也很费力。

这样的设计没有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市民张先生最近带着10岁的儿子体验了一个盗墓主题的密室。为了增加沉浸感,玩家最开始进入游戏时,会乘坐类似“滑索”的设备进入古墓造景中。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坐在滑索第一排的儿子却因惯性撞上了造景中的“石壁”,腿被撞出了一大块瘀青。

建议

想挣孩子钱安全得到位

“既然密室开始接待小朋友,安全防护应该更用心一些,容易磕碰的地方应该效仿儿童乐园做一些软包处理。”张先生说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记者在体验中也发现,目前不少面向儿童开放的密室在安全设计上还有待改进的空间:一些密室受空间限制,上下攀爬的台阶、梯子等设计陡峭,并不适合低龄儿童;部分机关、物品等过重,儿童玩耍时容易发生危险;还有的空间造景较为粗糙,带有毛刺,孩子摸索寻物时可能被划伤、碰伤;有的密室设置了滑梯等环节,但滑下后缓冲区不足,周边也没有软包保护,存在安全隐患。

几岁能玩缺乏统一标准

密室逃脱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内容及安全隐患问题,此前就引发了广泛关注。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按照这份通知的规定,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究竟“适龄范围”如何界定、“不适宜内容”包含哪些,并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密室的年龄分级,更多是商家凭自己的感觉来界定。”一位密室老板坦言。

记者走访也发现,目前众多密室对于适龄范围的界定模糊不一:有的密室将恐怖主题的年龄限制设置在14岁以上,面向未成年人开放的主要为非恐主题;但也有的密室将微恐主题的年龄放宽到10岁以上,甚至8岁以上。在接待未成年人的管理上也存在混乱现象:有的密室要求未成年人必须有监护人陪同才可以玩;有的密室管理宽松,允许孩子自己组队体验;还有的密室将陌生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拼场组队游玩。

“儿童密室不是不能做,而是要做好、做规范。”一位密室从业者认为,儿童密室不能把成人的娱乐模式简单“缩水”后给孩子玩,而是要真正从儿童的需求和安全出发,打造适合他们的产品。他建议,在内容方面,行业亟须建立统一的分级标准,可以针对幼儿级(4至6岁)、小学级(7至12岁)、中学级(13至16岁)进行细致分级。同时,在安全管理上,也应制定专门的儿童密室安全规范。

本报记者 赵语涵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