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曲靖好人丨四老勇救落水儿童 见义勇为闪耀爨乡大地

发布时间:2025-09-17 18:01:30  浏览量:1

在陆良县三岔河镇水阁村委会,袁小自、许国生、冯小美、潘小四四位普通村民的名字,因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被当地群众深深铭记。2024年8月25日,面对电动车坠河、母子三人命悬一线的危急场景,四位年过半百(最长者79岁)的老人不顾自身年迈与河水湍急,用竹竿、耙子与双手筑起“生命之桥”,成功救起两名落水儿童。2025年3月,中共陆良县委政法委员会、陆良县见义勇为协会正式认定四人为“见义勇为群体”,他们的义举在爨乡大地谱写了一曲平民英雄的赞歌。

图为冯小美

危急时刻:电动车坠河,母子三人陷险境

2024年8月25日下午3时许,三岔河镇水阁村委会10组路段的杜公河畔,一场意外突然发生 —— 一名年轻母亲骑电动车载着两名年幼孩子途经此处时,因操作不慎连人带车冲入河中。宽约6米、水深1.2米的杜公河水流湍急,瞬间将母子三人卷入险境:母亲很快沉入河底、不见踪影;一名孩子头朝下倒插水中,在湍流中微弱挣扎;另一名孩子被河水裹挟着向下游漂去,呼救声被哗哗水声吞没。生死一线间,岸边逐渐聚集起焦急的村民,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紧急展开。

挺身而出:四老合力,高龄之躯托举生命

“快救人!孩子快不行了!”岸边的呼喊声中,73岁的老党员袁小自第一个冲向河边,迅速抓起附近一根竹竿,试图将倒插水中的孩子拉向岸边。可湍急的河水让孩子不断挣扎,竹竿几次滑脱,救援陷入困境。此时,72岁的潘小四、79岁的冯小美也闻声赶来,两人分别抄起农用耙子,跑到河岸不同位置,与袁小自形成“三角救援阵”,用工具稳定孩子的身体、减缓水流冲击。

图为许国生

57岁的许国生则做出了更果敢的举动 —— 他顾不上脱衣,纵身跳入冰凉的河水中,奋力向倒插水中的孩子游去。浑浊的河水看不清脚下,他几次被暗流冲击得站立不稳,却始终没有退缩,最终用肩膀顶住孩子的身体,将其从水中托举起来。岸边的袁小自、潘小四、冯小美立刻将竹竿、耙子伸向许国生与孩子,四人合力对抗湿滑的河岸与湍急的水流,几次险些一同坠入河中,却咬牙坚持着将孩子一点点拉向岸边。

近十分钟的紧张救援后,两名落水儿童先后被成功救上岸。此时的许国生已冻得嘴唇发紫,浑身湿透,却顾不上休息,又转身再次跳入河中,试图寻找沉入水底的孩子母亲。遗憾的是,尽管他与随后赶来的村民全力搜救,母亲被救起时已无生命体征。

凡人微光:朴实话语藏大爱,义举温暖爨乡

“当时什么也没想,就想着一定要把孩子救上来。”事后接受采访时,袁小自的话语朴实却坚定。作为水阁村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这位老党员始终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初心,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正是他日常坚守的写照。79岁的冯小美是救援群体中年龄最长者,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颤巍巍地说:“孩子在水里多一秒,就多一分危险,我这点年纪不算啥。”而许国生则轻描淡写:“换作谁看到,都会伸手帮一把。”

图为潘小四

救援结束后,四位老人默默收拾好工具离开现场,没有提及自己的付出。可他们的故事很快在三岔河镇传开,村民们纷纷称赞 “四位老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少人自发到家中看望慰问。这场救援,不仅救回了两个孩子的生命,更生动诠释了水阁村“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

精神传承:见义勇为树榜样,美德力量润人心

四位老人以高龄之躯践行“生命至上”的大爱,用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时代内涵。如今,他们的事迹已成为陆良县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当地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平台,广泛宣讲四老的救援故事,引导更多人学习这种 “危难时刻敢担当” 的精神。

图为袁小自

杜公河畔的河水依旧奔流,却永远记录下这场跨越年龄的生命救援;爨乡大地的风轻轻吹拂,正将四位老人的美德故事不断传递。他们如点点星火,照亮了普通人的善行之路,也让“见义勇为”的精神在云岭大地愈发闪耀,激励着更多人用平凡善举温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