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关怀设计”攻略
发布时间:2025-09-16 17:44:41 浏览量:1
专业定义与意义
“关怀设计”源于拉丁语“cura”(关怀、照料),但其内涵远超直译,代表设计学向人文与社会责任领域的深刻拓展。
根本目标:专注于满足人的情感与需求,旨在通过设计传递温暖、支持与力量,重塑设计的价值边界。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养老空间、儿童教育以及特殊人群关怀等社会性核心领域。
设立背景与原因
核心教育理念
设立背景与原因
设计本质是面向未来的创造行为,而当这种创造真正关注人、自然与生态的共生时,便需引入“关怀”的维度。
关怀与时间、记忆和情感相连,涵盖对人、物、家庭、自然乃至性别平等的深切关注。
核心教育理念
设计思维 + 人文关怀
在物质过剩、医疗去中心化的今天,设计的核心问题从“创造什么”转向“为何创造”与“如何创造”。
“关怀设计”强调:
• 重新定义医疗产品与服务:平衡便捷性与可持续性,从家用监测设备到医疗废弃物处理;
• 构建系统性关怀网络:覆盖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全流程。
学制: 两年制硕士
首创性:意大利首个专注于“关怀”维度设计的研究生专业。
跨学科性:两年制课程整合医疗器械、服务设计、界面交互与可持续包装等多领域知识。
实践导向:以家庭护理设备、医疗废弃物管理等真实世界课题驱动教学。
核心: 聚焦于产品与服务设计,旨在培养能将包容性设计理念应用于高质量健康照护流程的专业人才。涵盖健康产品、医疗服务系统设计,强调从预防到治疗全过程的系统性用户体验设计,关注个人及特定群体需求。
培养目标: 搭建人文与技术知识的桥梁,培养健康照护领域的系统性设计思维。成果需具备包容性、多元文化及前瞻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