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餐冠军”到预制菜争议:——给贾国龙的一封建议书
发布时间:2025-09-17 13:04:50 浏览量:1
你好,贾总。
从9月10日开始,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刷屏网络。作为一个常带孩子去西贝的人,我关注这场风波不是凑热闹,而是因为它确实戳中了很多消费者的痛点。
我们认同西贝干净、卫生,孩子也喜欢。但问题是:在你们主打“儿童餐第一品牌”的同时,消费者对“新鲜现做”的期待,真的得到了满足吗?
这场风波的焦点,不是你们有没有用国家标准里的“预制菜”,而是那句“顾客没吃到预期中的新鲜饭菜”。
西贝的品牌起家,靠的是真材实料和“现做现卖”的理念。你们在后厨直播、食材溯源上做了不少努力。而且从你公开的信息看,你们的烹饪流程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制菜。
但是,消费者为什么还是不买账?
因为你们用了“保质期较长”的冷冻食材,比如用于儿童餐的牛肉饼、海鲈鱼。技术上没问题,口感也未必差,但和“现做”“新鲜”这两个用户心里的关键词形成了反差。
大家会想:我花人均一两百来吃饭,结果吃到的是冷冻多日的鱼,不是当天现杀的活鱼,那还不如去吃快餐。
你们的优势是信任,但信任从来不是靠解释赢来的,而是靠“落地兑现”。
你们的客单价高,这是事实。西贝的定位也不是“便宜量大”,而是“品质餐饮”。但问题就出在这:贵了,却不让人觉得值。
很多人愿意为新鲜、安全、健康买单,尤其是家里有娃的家长。但这次事件中,大家发现你们用了保质期较长的冷冻食材,还不标明,让人心里打鼓。
其实解决办法并不复杂:用更透明的方式,让消费者看到你们的努力。
比如:
在儿童餐等核心产品上,逐步实现门店现做。在采购上直连源头产地,确保活鱼、牛肉等新鲜直供。在门店告示上,明确食材的加工方式和保存时间。海鲈鱼主要产自珠海白蕉镇,全国一半的海鲈来自这里。西贝完全可以找当地优质养殖户合作,活鱼当天运到央厨,宰杀处理,冷鲜配送到门店。哪怕成本略增,也值得。
你们年营收超60亿元,具备议价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完全可以用“源头直采+冷链配送”实现“质优价美”。
这次舆情能发酵成全国性话题,和你本人第一时间的回应方式有关。你是一个有冲劲、有性格的企业家,但企业的公关,不能靠情绪。
尤其是像西贝这样承载家庭消费场景的品牌,一旦陷入“你说我没用预制菜,我说你不懂餐饮”的拉扯,消费者只会更反感。
你们的“致歉信”发布后,很多人点赞。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道歉,而在于你们接下来怎么做,能不能做到“让顾客看得见的改变”。
建议你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定期开放央厨和门店后厨参观,邀请媒体和消费者实地感受。设立“儿童餐监督团”,让家长代表参与品控、提出建议。每年发布《西贝食品安全和食材透明报告》,说清楚什么产品用什么工艺,保质期多久,为什么这么做。另外,建议你把罗永浩当作顾客,而不是敌人。与其硬刚,不如邀请他做“西贝品鉴官”,一起来推动行业透明化。
西贝不是第一次面对危机,但这次的挑战更像一次“品牌价值观”的考验。
消费者要的,不只是“不是预制菜”,而是“我吃得放心、吃得明白、觉得值”。
在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仅23%、远低于美国46.6%的今天,像你这样的企业家肩负的不仅是营收目标,更有行业示范责任。
希望你带着1.8万名西贝伙伴,把这次风波变成一次向上的契机。
让西贝继续成为那个“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开心”的餐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