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孤独症儿童研究中心 探索助教陪读制度
发布时间:2025-09-16 09:37:53 浏览量:1
近日,市残联、市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大连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4方面13项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中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的重点任务包括:完善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筛查和诊断服务体系。积极推广适用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及孤独症家庭的智能产品,探索新型康复辅助器具的实践应用。将孤独症知识科普纳入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妇幼保健人员、幼儿园、小学和托育机构保教人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福利社工等职业培训内容。
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提升行动。加大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建设,实现每个区市县(先导区)均设有定点服务机构。强化面向孤独症儿童的医疗康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鼓励大专院校扩大相关专业招生。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登记和监督管理,加强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定期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质量监测、评估。
实施孤独症儿童教康融合行动。探索建设孤独症儿童研究中心,布局大连市学前孤独症儿童实验校、孤独症学生职业教育实践基地,逐步构建协同完整的孤独症研究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孤独症学生助教陪读制度,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助教志愿陪读服务。组织开展普通学校校长、教师特殊教育培训,将融合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
实施孤独症儿童家庭暖心行动。落实将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积极推进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扩大至三、四级精神残疾人。探索开展孤独症儿童家庭特殊需要信托,为孤独症儿童家庭解除后顾之忧。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定点服务机构等场所,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托养照料、喘息、社区支持等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康复知识培训。对于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到定点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的困境孤独症儿童,有条件的机构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探索拓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孤独症谱系障碍
也称自闭症(文中简称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实施方案》目标
到2028年底,全市孤独症儿童主要服务指标:
0-6岁儿童孤独症初筛率≥90%;
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95%;
符合条件的适龄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5%;
孤独症儿童家长接受康复知识培训率≥95%。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