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我们的盛会·寄语丨她奔走12年,为千万儿童讲好这一课→

发布时间:2025-09-15 16:44:33  浏览量:2

“起初没想到这条路会走这么远,就是抱着‘必须做点什么’的念头,一股脑往前冲。”回顾“女童保护”公益项目12年来的成长历程,“女童保护”发起人,凤凰网副总编辑、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雪梅甚是感慨。

这12年,不仅是“女童保护”公益项目从理念倡导到落地生根的实践历程,更折射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不断向前的坚实步伐。在孙雪梅眼中,变化清晰可见:对性侵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加码、多部门协同出台的防治政策密集落地,“女童保护”的社会共识日益增强。

对于今年将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孙雪梅希望借此凝聚起“推动改变”的力量,让关爱女童的微小行动汇聚成推动性别平等的磅礴力量,让更多人携手同行,为每一名女童撑起坚实、温暖的“保护伞”。

从媒体人到守护者

“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诞生,源于2013年的一起“性侵女童案”。受到事件的触动,身为女记者的孙雪梅联合全国百名女记者及多家媒体单位,共同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

“防性侵教育不宜分性别、神秘化,核心是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同时懂得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基于这一认知,“女童保护”的宗旨明确为“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授课男女同堂。

项目启动不久,孙雪梅便升格为“准妈妈”。推己及人,她为项目按下“加速键”,利用所有空暇时间,全身心牵头打磨《“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手册》《“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标准教案》,紧锣密鼓地开展志愿者讲师培训,用行动诠释“既是母亲,也是千万孩子的守护者”的责任。

“我们必须加快行动,让防性侵教育走进家庭、学校与社区。”2015年7月,“女童保护”升级为专项基金,2018年,团队又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女童保护”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同时,团队持续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业界专家联动,为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翔实依据,并助力建立儿童性侵案件“一站式”询问机制等。

截至今年6月底,“女童保护”的足迹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培训考核志愿者讲师超1.6万人,面对面覆盖儿童超1255万人,覆盖家长超91万人。

孙雪梅表示:“我们的目标不只是防性侵,更是要帮助孩子以坦然健康的心态认识自我。”

更令孙雪梅振奋的是,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99个市、区、县与“女童保护”合作推进“一校一讲师”工程。“这意味着防性侵教育正在朝着规模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惠及更多孩子和家庭。”

拓宽妇女儿童保护边界

12年来,“女童保护”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广泛认可:项目工作被写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暨〈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通过三十周年国家级综合审查报告》,公布于联合国网站;最高检九厅与“女童保护”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民政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多次邀请团队开展专项合作,“女童保护”已成为我国儿童公益领域的一张“名片”。

这份沉甸甸的认可,让孙雪梅有了坚定前行的动力。

“每次看到孩子的笑脸、家长的认可,我都觉得‘使命必达’。”孙雪梅说。

在“女童保护”基础上,孙雪梅带领团队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从儿童防性侵课程拓展出针对六至九年级的“拥抱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已覆盖超73万名学生;2023年推出针对幼儿园至九年级的分年龄段课程;推出“法援蓓蕾”项目,为部分性侵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与心理援助,保护链条更加完整。

多年实践中,团队也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公益模式:“中央厨房+烹饪培训+地方送餐”。“基金会相当于‘中央厨房’,研发、迭代标准化的防性侵与性教育课程,然后通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完成志愿者讲师的‘烹饪培训’,讲师们再深入一线授课,实现‘地方送餐’。”孙雪梅解释,这套模式确保了课程质量的统一性与落地的可操作性。

“公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12年来,孙雪梅依托“女童保护”凝聚起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妇联等组织搭建落地网络,爱心企业注入资源,志愿者讲师遍布各行各业。“正是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让女童‘保护伞’越撑越大。”

呼吁全球妇女共筑美好世界

作为资深媒体人,孙雪梅也始终敏锐感知着媒体变化的趋势。

在她看来,媒体在推动妇女发展中扮演着三重关键角色:首先是“观察者与记录者”,通过曝光不公现象、挖掘典型案例,推动社会公平;其次是“观念塑造者”,通过主动设置议题、解读政策等,破除性别刻板印象;最后是“社会进步推动者”,为女性搭建表达与展示的平台,让更多女性的声音被听见、成就被看见。

但新技术也带来新挑战。“新媒体的算法推荐是把‘双刃剑’,可能会固化性别偏见。”因此她认为,未来媒体需主动作为,借助短视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传播形式,放大女性议题声量,促进社会共识;监督平台优化算法,减少偏见内容传播,让媒体真正成为推动性别平等的“正向力量”。

我国将于下半年再次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对此,孙雪梅也充满期待。

“无论是在乡村全面振兴战场上撑起‘半边天’,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绽放光芒,还是依托‘春蕾计划’‘母亲水窖’‘数字木兰’‘女童保护’等公益项目惠及千万妇女儿童,中国女性始终是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经验贡献者’和‘实践先行者’”,孙雪梅认为,“这些经验既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法治保障,又有可复制、可推广的落地工具包,更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动员,能为全球妇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她呼吁,全球女性应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性别歧视、女性贫困、女性健康等挑战,“每一名女性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当我们同心同行,就能汇聚成推动世界进步的强大能量,共同书写妇女事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