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井底的金光:看懂了那封被撕开的信,就知留守儿童的日子有多压抑

发布时间:2025-09-13 16:34:55  浏览量:2

《井底的金光》第21章里,讲述了父母过完年之后,又要南下打工的场景。临别之时,父亲交代焕焕多给自己写信。

焕焕听之后,心中好酸楚!她何尝不想写信给父母,把自己的思念、劳累、寂寞、委屈、压抑倾诉给父母听。

可每次写完信包好之后,都要被奶奶拆开交给村里识字的人念给自己听。尤其是一次交给白丽娟念的时候,她就像一位语文老师一样指点焕焕写的这封信,哪里标点符合打错了,哪里的字写错了,哪里表达的意思不够完整......

焕焕听了之后,身上就像无数只蚂蚁在自己身上爬那样难受,她一开始还反抗,这是自己的隐私,不能侵犯。结果大人一句“小孩有什么隐私”给怼回去了。

是的,对于8岁就当了童养媳的奶奶来说,孩子哪里有什么隐私,尤其是女孩子,在她的心目中,女孩子就是“赔钱货”,还在她面前“谈隐私”?简直就是笑话!

因为,作为60岁的老人王秀兰来说,撕开孙女的信开,是理所当然的权利,同时也夹杂了一点“私货”,那就是检查焕焕有没有在大媳妇面前打自己的“小报告”,诉说每天洗衣做饭,双腿搞双抢被蚂蟥咬的坑坑洼洼,在烈日下递禾的辛苦,爷爷奶奶对她的抱怨和不满。

王秀兰她非常在意对外的仁慈、善良的形象。她不想焕焕凭借着一封信去撕开真实的一面。

但焕焕未成为留守儿童之前,她是一个被父母捧在手掌心疼爱的“公主”。基本上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优越生活。

虽然大槐村非常贫穷,但焕焕因为父母的勤劳和商业头脑,日子过得相当殷实。起初,她哪里受得了双抢的持续性劳作,心中的苦闷和压抑肯定是有的。

毕竟,她还只是一个10来岁的孩子,又是被所有长辈宠出来的孩子,身上散发着大槐村同龄女孩子所没有的霸气。

这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她肯定要找父母诉说,也可以说是撒娇。此时,焕焕也明白,她的身份也变了,不再是村里人人喊最漂亮的女孩子了。

她知道,别人说自己漂亮,不过是对父母经济条件比别人优越很多,多恭维一下受宠的“公主”,说不定能打几个三瓜两枣下来。

自从父母南下打工之后,焕焕开始感受到大槐村的世态炎凉,父母在,别人对自己是一副面孔,父母不在,别人又对自己是另外一副面孔。

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失去的不仅仅只是父母身体被记忆淡化的味道,还有情感逐渐的疏离,孩子的童真不再有,如果内心不强大,很容易变得敏感、多疑。

父母那颗心也被外面的名利和诱惑一点一点吞噬,直至与孩子的灵魂无法相融。

爷爷奶奶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爱。何况,代际冲突,焕焕是非常讨厌王秀兰撕开自己新的处理方式,也非常害怕陈耀宗采用语言“把你父母喊来,我不带你们”的粗暴方式。

她从一个公主,一下跌落成了一个没人要的半个孤儿了!

但父母自从坐下南下绿皮火车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把焕焕的命运推给了老天爷。心中的压抑,需要焕焕自己去消化,去释放......

内容来自于番茄小说:《井底的金光》第21章。一本关于背叛、失去与救赎的人性哲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