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父母正确对待萌娃避免权力传递伤害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5-09-12 08:51:33 浏览量:1
在我多年接触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见过不少因为亲子权力斗争而烦恼的家庭。就说日常早餐选择,早上家长想着孩子得吃有营养的鸡蛋、牛奶,可孩子就想吃面包、巧克力。家长强硬要求,孩子就发脾气。作业顺序也是,家长觉得先做数学,孩子却想先写语文,双方僵持不下。还有兴趣班选择,家长觉得画画能培养气质,孩子却喜欢跆拳道,结果孩子没兴趣,家长干着急。
这些日常冲突的背后,其实是家长控制欲和孩子自主需求的对立。家长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希望孩子按自己的安排来,所以总下达指令。可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渴望自己做决定。这两种想法就像两条路,方向不同,冲突自然就来了。
明白了这种对立关系,我们就需要一些应对策略。首先是选择替代命令。拿作业争执来说,以前家长直接命令孩子先做哪科作业,孩子不情愿,磨磨蹭蹭。现在可以换个方式,问孩子“你想先做数学还是语文呀”。这样孩子觉得有了决定权,更愿意去完成作业。长期下来,孩子做作业的积极性会提高,亲子间的冲突也会减少。
除了选择替代命令,规则共建法也很重要。就说作息管理,很多家长规定孩子几点必须睡觉,孩子却不遵守。这是因为规则是家长单方面定的,孩子没参与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规则,有弹性边界。比如商量晚上几点洗漱、几点上床,在一定范围内就行。孩子参与了规则制定,会更愿意遵守。时间长了,孩子能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家长也不用天天催。
还有权力过渡阶梯。在兴趣班选择上,以前家长直接替孩子选。现在可以逐步给孩子选择权。一开始,家长列出几个兴趣班让孩子选,像美术、音乐、跆拳道。等孩子有了自主能力,让孩子自己去了解更多兴趣班再做决定。这样孩子的自主性会慢慢培养起来,以后遇到其他事情也能自己思考、做决定。
为了建立长期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我设计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先说说家庭会议模板,每周可以开一次家庭会议,大家坐在一起,分享这周的开心事和烦心事。在会议上,孩子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家长也能了解孩子内心。通过家庭会议,亲子间的沟通会更顺畅。
还有成长记录表,它可以记录孩子的进步和变化,比如孩子主动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等。家长能看到孩子的成长,孩子也能得到鼓励。有了这两个工具,家庭氛围会更和谐,孩子也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权力斗争是常见问题,但只要用对方法,就能避免伤害。通过选择替代命令、规则共建法和权力过渡阶梯这三个策略,再加上家庭会议和成长记录表,相信能帮助大家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