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检察守护:以法之名,护妇女儿童权益

发布时间:2025-09-13 11:03:51  浏览量:2

黄石检察机关近五年维护妇女儿童

权益工作综述

金秋九月,书声琅琅,黄石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新学期的勃勃生机。校园里,孩子们的笑脸如花般绽放,足球小将风驰电掣,尽显童真与活力;社区中,妇女们身着彩衣,翩翩起舞,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妇女,作为社会的“半边天”,与国家的“未来星”——儿童,共同构成了社会最温暖的画面。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妇女是重要力量,儿童是未来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黄石市检察机关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道路上,将检察履职深度融入妇女儿童司法保护的各环节,以高质量检察履职积极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严惩侵害,让不法者无所遁形

“坚决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对于法院一审判决的廖某猥亵儿童案,检察机关围绕争议焦点全面履职依法抗诉,二审改判廖某犯猥亵儿童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刑期从两年六个月改判为十年。

“每份法律文书的背后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必须用精准指控让正义‘看得见’。”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亮表示,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既注重“打准”,更注重“打深”。通过引导侦查固定关键证据、深挖关联犯罪,黄石检察机关从严从快批捕起诉侵害妇女儿童犯罪572人;对量刑畸轻、适用法律不当的侵害妇女儿童案件通过抗诉改判。

“在办理廖某案时,发现我市相关单位存在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问题。”据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饶婷介绍,针对相关责任主体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检察机关通过倒查近年来办理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对30件未履行报告义务的行为监督纠正,并开展了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专项法律监督工作。相关责任主体强制报告意识明显提高,主动报告的情况较之前明显增多,检察机关通过主动报告的130多条线索,办理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32件,有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外,黄石检察机关协同各方共促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联合开展“护蕾”行动和未成年人涉网络犯罪专项治理行动。通过机制建设,极大增强检察机关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为凝聚合力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矫治,助迷途者重返正轨

一直以来,黄石检察机关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分级干预矫治和帮教工作。对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送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依托观护基地、司法社工对500余名轻罪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帮扶,联合妇联、关工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30人次,40余人经帮教考入大学。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不能‘一罚了之’,更需要精准分级、科学矫治。”大冶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负责人彭佳介绍,作为黄石地区首批试点单位,大冶市检察院创新构建“预防—干预—矫治”全链条体系,更通过机制创新凝聚合力——联合14家单位出台《大冶市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的分级标准与干预措施,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共治。试点以来,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下降35%,“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落地生根。

问题孩子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问题家庭。黄石检察机关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司法实践中,让“爱”引领孩子回归正途。

“作为明某的父母,将孩子留给在农村的爷爷奶奶看管,未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没有积极履行监护职责。”近日,阳新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件中,针对监护人监护失责情况发出“督促监护令”,联合家庭教育专家对明某及其父母进行认知干预和行为矫正,引导他们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切实履行监护职责,重塑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坚持一人一策,制定有针对性的督促监护和家庭教育指导方案。”据阳新县检察院“春润工作室”负责人彭晓芳介绍,在履职过程中,围绕阳新县留守儿童犯罪高发问题,该院精准发力,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促进当地政府、妇联、关工委等多方联动,为督促监护工作提供专业帮助,形成检察推动、部门联动的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保护格局。

多元救助,为受害者点亮希望之光

“长白班操作工、锅炉工等岗位明确要求‘男性’‘男士’用人单位的性别限制缺乏法律依据。”黄石港区检察院就妇女遭受就业性别歧视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依据《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建议其对涉案用人单位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违法招聘行为依法处理,对辖区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响应、积极整改。

五年来,黄石检察机关针对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人身损害赔偿、劳务纠纷等情形,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54件;针对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追讨工资等,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37件,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很多受害妇女儿童需要的不仅是法律严惩,更需要生活救助和心灵治愈。”西塞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负责人刘玲回忆起一起案件:一名13岁遭受暴力伤害的未成年人,希望重新换个环境学习生活,需要协调转学事宜,被害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捉襟见肘;对此检察机关联合教育、民政部门为其办理转学,减免学杂费等,同时为其申请相关社会救济,并协调心理咨询师对其开展长期疏导,最终孩子重新露出笑容。“这正是我们推行‘多元救助’的初衷。”

近五年来,黄石检察机关构建“司法救助+”立体帮扶体系,为166名困难妇女儿童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超200万元;联合教育、卫健、妇联等部门打造“一站式”救助平台,为800余人次提供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复学帮扶等服务,用“组合拳”解决“急难愁盼”。

“我们不仅要让妇女儿童知道‘权益受侵害怎么办’,更要让他们明白‘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心尖上的检察·小雪姐姐”法治宣讲团黄石分队副队长林祺说,这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开展“订单式”普法500余场,覆盖学生45万人次;利用检察开放日、宪法宣传周等节点,重点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举办专题活动85场次,发放手册万余册,推出多个主题课程与短视频,其中阳新县检察院制作的微电影《回家的路》全网播放量达10万+,以鲜活形式传递法治温度。

下一步,黄石检察机关将以黄石市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引,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能,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效的举措,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用法治力量守护民生温度,让司法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温情。

来源:黄石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