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赠书福利】这3本童书,专治亲子关系拧巴症!丨天一谈书Vol.42

发布时间:2025-09-13 09:05:58  浏览量:3

书藏古今,侃侃而谈。“天一谈书”以短视频的形式,为大家带来值得一读的图书,与你一起分享古今文情,甬城书香。

开学刚半月,很多养娃家庭已经开始鸡飞狗跳,办公室的休息时间沦为吐槽大会现场。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感叹,这一届父母太难了!现在养娃实在不容易啊!管严了,孩子嫌烦;不管吧,心又悬着!都在“控制狂”和“放养党”之间反复横跳。

在孩子的成长中,爱与边界如何平衡?是掌控,还是陪伴?是权威,还是理解?当代亲子关系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管教”走向“联结”,从“要求”走向“对话”。

那么如何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同时,建立温暖而清晰的边界?到底怎么爱,孩子才不嫌烦,还能真受益呢?

本期小编推荐三本国际大奖童书,带你重新思考家庭教育的本质,一起来一场文字和心灵的疗愈吧!

01

《手机战争》

著者:(美)埃米·诺埃尔·帕克斯著

ISBN:978-7-5753-0715-4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手机战争》的主人公艾芙丽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不错的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有着令人窒息的过度保护欲。他们在艾芙丽的手机里装了一个软件,随时监控女儿在外的一举一动。妈妈每天要求艾芙丽在学校吃饭要拍照,还擅自翻看她的日记,监控她做的每一件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姐姐变得很叛逆,而艾芙丽处处忍耐,变成了讨好型人格……

这本书的作者埃米·诺埃尔·帕克斯,是美国的教育学专家。作者借这个故事探讨家庭教育的智慧,提醒家长在控制与放手间找到平衡。而对孩子来说,不回避问题,尊重内心的想法,与父母正向沟通,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02

《逆袭男孩》

故事中小个子男孩查理,在家中被有心理创伤的妈妈过度保护,在学校被同龄人贴恶意标签。面临成长的烦恼,查理以热爱突围,不断苦练滑板技巧,最终在比赛场上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也让妈妈学会了放手让他探索成长之路。

作者菲尔·厄尔通过查理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成长哲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赛道”。对查理而言,赛道是滑板场上的U形滑道;对其他孩子而言,可能是画笔下的色彩、舞台上的聚光灯,或是实验室里的显微镜。关键在于,我们要像查理一样,在无数次摔倒后依然相信:一旦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生命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03

白轮船

著者:(吉尔)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著

ISBN:978-7-5753-0717-8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这本书的作者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曾三度获得苏联文学奖,这本书是他公认的巅峰之作。这是一本大人和孩子都可以读的书,也可以作为故事读给孩子听,书中对人物、环境、情感的描写都非常精彩和感人,传递出人性中爱的本质——陪伴。

7岁的小男孩被爸妈“遗忘”,他的爸爸去了伊塞克湖上的白轮船当水手,妈妈去了离他很远的城市,而他与外公一家生活在大山林里。故事中的白轮船,就是这个孩子的梦想和寄托,他一直向往去到白轮船,找到他的父亲,但男孩却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一直在幻想,在渴望。他非常孤独,没有伙伴,一直生活在缺失父爱母爱、孤独寂寞之中。所幸,这个缺爱的七岁孩童的内心,被外公用善良和动听的传说、故事填满,拥有一颗至纯至善的心。

这三本书既是方法指南,也是心灵启示,而且非常适合亲子共读。既能给自己和孩子一次重塑亲子关系的机会,又能帮助父母在焦虑的时代,找回教育的智慧与温柔。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塑造一个“完美孩子”,而是陪伴一个独立的人成长。真正的爱,既要有温度,也要有边界;既要有支持,也要有尊重。让教育回归本质——不是控制,而是滋养;不是改造,而是陪伴。

GIFT